迪耶·萨迪奇,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建筑系。作为建筑艺术评论家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客座教授,他多年致力于研究人与建筑的关系,在国际知名艺术、建筑期刊上发表多篇论著。他曾任《蓝图》杂志主编,著有《方圆一百英里的城市》、《建筑与民主》等著作。
目前,他是《建筑与装饰艺术》杂志的编辑和《观察家》杂志的建筑评论家。他还曾经策划主持过英国城市建筑设计与英国城市建筑展、2002年威尼斯建筑艺术双年展等大型艺术盛会。
建筑,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物质上,建筑满足了人类的现实功能需求,为人类遮风挡雨,提供庇护所;在精神层面上,建筑创造出特定的空间,影响人的本能心理感受,引起心灵的共鸣,由此建筑也被称为“凝固的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建筑记录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变革,承载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被誉为“石头的史书”。从古至今,在所有文明中,建筑无不被视
为表现人类力量的永久纪念物,在金字塔、神庙、教堂、宫殿等留存至今的著名建筑中,不仅蕴含着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特定文化,也表征了人类在浩瀚宇宙中寻求自身存在意义的漫漫征程。
人们习惯于从文化和艺术的角度来审视建筑,我们知道如何根据建筑细节判断建筑类型,我们了解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建筑变革,却没有人能清楚地回答“建筑为什么存在”这个问题,也就是建筑与权力之间的关系。建筑与权力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是因为建筑,特别是大型纪念性公共建筑,无不取决于并不充足的社会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掌握和分配。这些建筑象征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或一个时代,也反映了一个权力做出的政治判断。
目录
致中国读者
译者序
1 我们为何而建
2 觐见元首的长路
3 石头的史书
4 创建国家
5 混乱时代的身份
6 大理石的风采
7 无羁的自负
8 总统图书馆
9 水晶教堂
10 文化的功能
11 高楼症候群
12 无情的现实
但是在现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看来是没有必要再读了。简而言之,这是一本故事书而不是原本我期待的理论书,权力与建筑这个诱人的书名看来也只是出版社商狡猾的标题学,相较之下,叫权贵与建筑还更靠谱一点。 作者讲起故事来似乎也很随意,想到哪就说到哪,常常搞得我看着后...
评分知识渊博衣冠楚楚的欧吉桑在他钟爱的咖啡座、图书馆、沙发、寝具上用他文弱苍白指甲泛黄的手握着又重又光滑的黑色的自来水笔写出的文章被一脸憔悴、西装笔挺的编辑花上半年时间整理成我们眼前的这本书(当然= =中文版显然还过了一道痛苦的、劫难般的翻译)。so…这本书看起来就...
评分迪耶•萨迪奇(Deyan Sudjic)现在是英国《建筑与装饰艺术》杂志的编辑和《观察家》杂志的建筑评论家,作为建筑艺术专家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客座教授,他曾经策划主持过英国城市建筑设计与英国城市建筑展以及2002年威尼斯建筑艺术双年展等大型艺术盛会。 2003年,在...
评分个人定性为建筑故事书 其中充斥很多萨迪奇个人收藏的故事背后的小故事。 扩充对建筑领域故事的了解广度 完全没有像自己看到题目所想象的那样讲道理、论哲学。
评分试想一天地铁不再拥挤嘈杂,乘客可以在奔波时享受课堂般的开放对话,社会将以何等增速发展。 人们的交流需要“事件”作为契机,交流的需求者往往需要主动发起事件。事件在拉近人际距离方面有着难以忽视的神奇功效,尤其体现在打破陌生人间习俗性的冷漠坚冰时:想象中充满竞争...
咖啡馆、餐厅、等人、等车之类的见缝插针看完了。有理有据又有好多八卦,很好看。
评分比较一般
评分竟然没有说明性配图,责编说不过去了。
评分确实难得一见的视角及难得一见的国际视野。
评分建筑之于权贵,树立偶像,标志,塑造政治、宗教、文化崇拜目的远大于实用。原来这本书的英文译名应该是《高楼大厦:权贵如何塑造这个世界》,误导哎,建筑八卦书,作者文笔极其不习惯,真是八卦手法,东扯西扯。总而言之,建筑师就特码是群受权贵气 苦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