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大多数人并不熟悉他的文字,但由于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曾说过,“曹乃谦和李锐、莫言一样都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人们开始关注他。曹乃谦《到黑夜想你没办法》由29个短篇小说和一个中篇小说汇成一个长篇小说,小说的背景是1973年、1974年的塞北农村温家窑,故事里头的人物多半是一些可怜的光棍儿,除了渴望吃饱以外,他们都渴望跟女人“做那个啥”。书中对食欲和性欲饥渴的描写达到了极至,而曹乃谦这个37岁才开始写小说、现年58岁的大同警察说,书里写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书中多次出现的“要饭调”使全书有一股浓浓的莜面味。
《到黑夜想你没办法》
温家窑是曹乃谦小说中故事的发生地,1974年曹乃谦曾被派到这里给插队青年带队,在温家窑一年的生活,深深震撼了曹乃谦。而那首在当地叫“要饭调”、“烂席片”的信天游,也成为了他小说的“主旋律”。
当年因为和朋友打赌,曹乃谦开始写小说。1988年《温家窑风景》系列小说的第一部分在《北京文学》发表后,得到了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好评。汪曾祺还向曹乃谦建议,书名可以改为《到黑夜想你没办法》,而这个题目则取自书中唱到的“要饭调”:“白天想你墙头上爬,到黑夜想你没办法。”
不过,当长篇小说《到黑夜想你没办法》完成后,却在国内经历了10年无出版社问津的尴尬。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曹乃谦遇到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马悦然,在他的推荐下该书才由台湾地区天下文化书坊出版,后来又被马悦然翻译成瑞典文出版。而在沉寂多年后,这本被誉为“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今年4月底终于在内地面市。
曹乃谦,1949年农历正月十五出生于山西应县下马峪村,现供职于大同市公安局。37岁(1986年)时开始写小说,作品被翻译介绍到美国、加拿大、德国、曰本、瑞典等国。 已出版中篇小说选《部落一年》(2006)、长篇小说《到黑夜想你没办法——温家窑风景》(由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先生翻译成瑞典文,于2005年出版)。
要饭调,顾名思义,是以讨饭人群为主体,同时也是客体的民谣种类,在晋北的农村地区传唱。实际上,山西的“要饭调”同内蒙古的“爬山调”,以及陕西的“信天游”,都是塞北民歌的变种,或者说是支流,在韵律和用词上十分相似。 这是剥离了人作为人发展的这一层,看到了生存严...
评分什么东西堵在了嗓子眼,堵在了胃里,什么东西把心揪的一阵阵发疼,可是我还是坚持看完了这本书。那样的平静的甚至无法说是绝望的日子,参杂着些许寂寞的微暖,铁一样的冷的光芒,萤火虫一样的微弱。 像荒草地里寂寞的一朵小花,迅速地被车轮碾过了,苍耳却活了下来。那几个悬...
评分曹乃谦对自己的写作十分自信,他笔下的人物和事件,除了他,不会有人写,也没有人会写,他写的每一行字,几乎都是独家新闻。这是讲故事的最高境界——我有一个你绝对闻所未闻的故事,而且你绝对猜不到下文,这些人,这些事,只有我知道,你永远不会知道。当然,曹乃谦的那些雁...
评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曾经这样评价曹乃谦,中国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之一。这使我没有办法忽略掉曹乃谦的书。 这是我第一次读曹乃谦的书,很震撼! 故事震撼,怎么还有这样贫穷的乡村,这样纯粹而饥渴的村民?描写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事情,山西的...
评分听说这作品,是在南方周末的文化版上.一直欣赏南方周末的眼光 可能刚开始我并不觉得这作品有多么的好,因为毕竟我们现在所生活的环境,与小说的环境相差太远. 但渐渐的,慢慢感受到了那种贫穷,那种落后,那种悲伤,那种苍凉 试想,如果你活在那种环境中,你没有精神的愉悦方式(没有电...
瑞典人的口味太™奇特了!
评分呃...四个字——触目惊心!
评分有此书在,让人写小说信心大减
评分瑞典人的口味太™奇特了!
评分瑞典人的口味太™奇特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