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疲劳

生死疲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6年3月5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东北乡一个农民家庭。极左路线从50年代末期造成了农村社会的普遍贫困,他家是上中农成分,连领救济粮的资格都没有。他曾在某一年的大年三十到别人家讨饺子。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歧视给他的少年生活留下了惨痛记忆,父亲过于严厉的约束也使他备受压抑。这种心理特征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6岁进校读书,曾因骂老师是“奴隶主”受警告处分。小学三年级时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受到文学启蒙。12岁时读小学五年级,因“文革”爆发辍学回家,以放牛割草为业,闲暇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无书可读时甚至读《新华字典》。18岁时走后门到县棉油厂干临时工。1976年8月参加解放军来到渤海边上,站岗之余依旧喂猪、种菜。1979年秋调至解放军总参谋部,历任保密员、政治教员、宣传干事。1981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处女作《春夜雨霏霏》。1984年秋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85年发表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引起文坛注意。此后的创作明显受到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影响。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反响强烈,被读者推选为《人民文学》1986年“我最喜爱的作品”第一名。同年从军艺毕业,到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开始有报告文学作品问世。1989年秋入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作者:莫言
出品人:
页数:540
译者:
出版时间:2006-1-1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633505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莫言 
  • 小说 
  • 生死疲劳 
  • 中国文学 
  • 魔幻现实主义 
  • 当代文学 
  • 中国 
  • 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莫言怀抱华美颓败的土地,决意对半个世纪的土地做出重述。莫言郑重地将土地放在记忆的丰碑前,看着它在历史中渐渐荒废并确认它在荒废中重新获得庄严、熔铸、锋利。

《生死疲劳》是一部向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叙事的伟大传统致敬的大书。在这次神圣的“认祖归宗”仪式中,小说将六道轮回这一东方想象力草灰蛇线般隐没在全书的字里行间,写出了农民对生命无比执著的颂歌和悲歌。

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的故事充满了吊诡和狂热,唏嘘和罹难。当转世为人的“大头儿”终于执著坚定地叙述时,我们看到了一条生气沛然的人与土地、生与死,苦难与慈悲的大河,流进了我们的心田。

在莫言对伟大古典小说呼应的那一刻,聆听到了“章回体”那最亲切熟悉的大音;莫言承受着生死疲劳的磨砺以及冤缠孽结,将中国人百感交集、庞杂喧哗的苦难经验化为纯美准确的诗篇,祈祷祖国庄严、宁静、祈望人类丰沛的生命祥和、自然。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佩尔·韦斯特伯格在致辞时说:“莫言的想象力超越了人类的存在,他是一位杰出的写实主义者,作品描述了20世纪中国的历史。” 莫言的想象力是否超越人类的存在,这个我不敢下定论。但是他的确是一位杰出的写实主义者。就算他的作品未必真实反...  

评分

评分

尽管莫言是凭《蛙》拿下诺贝尔奖的,但相比而言,我认为《生死疲劳》更应该得奖。 生死疲劳的故事,从1950年1月1日开始,到2000年1月1日结束。这50年发生在中国农村的生死离别与社会变迁,比之过去5000年间的总和还要丰富曲折。 从土地革命到农业集体化,直到文化大革命的彻...  

评分

经过整整一个周的阅读,终于读完了莫言的《生死疲劳》。尽管这不是一部让人失望的小说,尽管它甚至有可能成为2006年最具光彩的一部长篇,但它还是与我对莫言的期待有一点点距离,我依然无法改变自己对莫言只能写好“半部长篇”的看法,而这种看法是当年阅读《丰乳肥臀》时留...  

评分

经过整整一个周的阅读,终于读完了莫言的《生死疲劳》。尽管这不是一部让人失望的小说,尽管它甚至有可能成为2006年最具光彩的一部长篇,但它还是与我对莫言的期待有一点点距离,我依然无法改变自己对莫言只能写好“半部长篇”的看法,而这种看法是当年阅读《丰乳肥臀》时留...  

用户评价

评分

500多页43天写完,总觉得不太靠谱。强忍看完,章回体流水账缺乏矛盾冲突,文风有点语言滥觞,缺乏节制,多以比喻、排比为主,三五个排比句堆砌,不是很喜欢。优点是设定可以,无辜地主被处决后转世六道畜生,以不同视角看文革到改革开放50年历史。蓝脸不入合作社的特立独行,蓝解放为爱私奔,一些至死不渝的旧社会遗老,革命派成为暴发户,多为悲剧。一些魔幻描写,但看着也一般。

评分

废话篓子,没新东西。

评分

最喜欢写驴的那段。在地铁里捧着手机看那段的时候我的表情肯定很亢奋来着,嘿嘿。轮回多了,重新投胎的为自己申冤等初衷都渐渐丢失了。白氏最可怜。洪泰岳到最后我倒是不讨厌了,他愚蠢地执着于毛时代的共产倒也让人不得不尊敬。主要的几个角色,除了金龙我都喜欢。小说尾声死了不少人,泪点无下限的我几乎一路哭着看完,虽不喜欢这疲劳无力的结局,但真的也不舍得这些角色。

评分

对这本既沉重又幽默的小说,头重脚轻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批评。但我认为,从重到轻,少的不是别的,而是仇恨。“你心中现在还有仇恨吗?”阎王的一句话道出了西门闹迟迟不能转世成人的原因。为什么仇恨越来越少?因为除了死去的西门闹,其他活着的人一样经历了几道轮回,而正因为看清了他人的轮回,所以西门闹心中最后才没有了仇恨。回过头来看,西门闹的几道轮回,讲的就是扉页上的四句话:“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自在要比自由舒坦多了。

评分

很多读过此书的人都会评价结尾很草率,好像莫言先生写烦了,我起初也有这种感觉,但合上书的时候,我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感觉到这本书是以加速度写出的,就好像西门闹转世频率越来越快,但对生死,对仇恨越来越淡,最后再次成为人的那一刻,一切戛然而止,其实很完美,感觉很奇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