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化史

鲁迅文化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东方出版社
作者:葛涛
出品人:
页数:326
译者:
出版时间:2007-5
价格:39.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602746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研究综述
  • 文化
  • 中国文学
  • 鲁迅
  • 文化史
  • 文学史
  • 中国现代文学
  • 思想史
  • 文化研究
  • 历史
  • 传记
  • 经典
  • 二十世纪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鲁迅文化史》就是响应鲁迅后人的天问系统考察"鲁迅究竟是谁?"的专著,希望能有助于读者了解鲁是如何成为"鲁迅"的。回顾文学家鲁迅从1906年到2006年的文化史,类似于对鲁迅进行考古挖掘,可以清楚地看到鲁迅是如何成为具有众多象征含义的文化符号“鲁迅”的,人们特别是政治家是如何结合时代因素对鲁迅进行新的阐发与诠释的,这些观点各异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阐发与诠释就像是不同的色彩颜料被不同时代的画家按照各种需要随意地涂抹在鲁迅身上,鲁迅的形象也因此而成为色彩斑斓的或者说是千疮百孔的木乃伊。鲁迅之子周海婴说,“在二十世纪的相当一段时间里,鲁迅被严重地‘革命化’和‘意识形态化’了,以至于完全掩盖了历史中真实的鲁迅形象,当然也就取消了鲁迅作为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巨大的思想存在和文化价值”。

鲁迅在逝世之后被推上了圣坛,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仍然处在圣坛之上,远离人间社会。1985年,鲁迅研究专家王富仁在他撰写的中国第一部鲁迅研究博士论文中呼吁要“回到鲁迅那里去!”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王富仁的呼吁很快就遭到了批判。

进入二十一世纪,鲁迅终于走下了圣坛,回归了人间社会,但是鲁迅的形象还没有完全脱离意识形态化的束缚与限制。2006年,鲁迅的后人在沉默了几十年之后终于发出了“鲁迅究竟是谁?”的天问呼吁要“还原历史中的鲁迅”,必须给青年人一个有血有肉的鲁迅。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目录
鲁迅是谁?(代序)
一、 “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的诞生(1906—1920年)
二、 “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在中国文坛上地位的确立(1921—1926年)
三、 “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在国内外的影响的进一步扩大(1927—1936年)
四、 “纪念中国文化的巨人鲁迅”——鲁迅逝世的反响(1936年)
五、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国新文化的方向”——抗日战争时期的鲁迅文化史(1937—1945年)
六、 “寒凝大地发春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的鲁迅文化史(1946—1949年10月1日)
七、 “鲁迅向往的时代来了”——“十七年”时期的鲁迅文化史(1949年10月1日—1966年5月)
八、 “接过鲁迅的投枪”——“文革”时期的鲁迅文化史(1966年6月—1976年10月)
九、 “读点鲁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鲁迅文化史(1977—1979年)
十、 “鲁迅精神永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鲁迅文化史(1980—1989年)
十一、 “进一步学习和发扬鲁迅精神”——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鲁迅文化史(1990—1999年)
十二、 走下圣坛的鲁迅——二十一世纪初的鲁迅文化史(2000—2006年)
参考书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鲁迅、赵树理、丁玲是大陆文化史是“标本”式的作家,吴满有则是标本式的农民。何为标本,就是随时可以被“解剖”掉而成为悲剧的对象,亦可把之放在专柜供展览。

评分

鲁迅、赵树理、丁玲是大陆文化史是“标本”式的作家,吴满有则是标本式的农民。何为标本,就是随时可以被“解剖”掉而成为悲剧的对象,亦可把之放在专柜供展览。

评分

鲁迅、赵树理、丁玲是大陆文化史是“标本”式的作家,吴满有则是标本式的农民。何为标本,就是随时可以被“解剖”掉而成为悲剧的对象,亦可把之放在专柜供展览。

评分

鲁迅、赵树理、丁玲是大陆文化史是“标本”式的作家,吴满有则是标本式的农民。何为标本,就是随时可以被“解剖”掉而成为悲剧的对象,亦可把之放在专柜供展览。

评分

鲁迅、赵树理、丁玲是大陆文化史是“标本”式的作家,吴满有则是标本式的农民。何为标本,就是随时可以被“解剖”掉而成为悲剧的对象,亦可把之放在专柜供展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