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着迷

为中国着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傅吾康
出品人:
页数:491
译者:欧阳甦
出版时间:2013-1
价格:99.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973961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海外中国研究
  • 传记
  • 德国
  • 傅吾康
  • 汉学
  • 回忆录
  • 历史
  • 汉学家
  • 中国文化
  • 历史探索
  • 民族精神
  • 阅读推荐
  • 人文情怀
  • 经典著作
  • 思想启蒙
  • 国家认同
  • 个人成长
  • 文化传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傅吾康,国际公认的杰出汉学家。作为德国汉学前辈福兰阁先生之子,傅吾康受到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德国完成汉学学业后,来到中国,在此度过了13年的青年时光,开始了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著述,并且与中国太太胡隽吟组建了互爱互助的家庭。他强调研究现代中国的重要性,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书斋,严谨治学;辛勤地教书育人,培养汉学人才;荣休后仍奔波在东南亚各地,进行田野调查,搜集整理东南亚华人的历史;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为中国着迷(一位汉学家的自传)》这本自传中,傅吾康先生娓娓道来,讲述了自己在东方和西方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工作。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人们不仅可以了解一位认真谦虚的德国汉学家,更可以感受到一位正直和善的国际友人恪守“中庸之道”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中国那份融入生命的热爱。

历史多情,历史多思,读了《为中国着迷》以后,我们将会有所感悟,有所感叹。

作者简介

傅吾康,国际公认的杰出汉学家。作为德国汉学前辈福兰阁先生之子,傅吾康受到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德国完成汉学学业后,来到中国,在此度过了13年的青年时光,开始了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著述,并且与中国太太胡隽吟组建了互爱互助的家庭。他强调研究现代中国的重要性,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 书斋,严谨治学;辛勤地教书育人,培养汉学人才;荣休后仍奔波在东南亚各地,进行田野调查,搜集整理东南亚华人的历史;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目录信息

上部 1912~1950年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引言:为中国着迷
第三章 童年时代
第四章 大学求学
第五章 中国岁月:1937~1950年
下部 1950~1998年
第一章 汉堡:1950年7月~10月
第二章 中国语言与文化系和汉堡大学的东亚研究
第三章 汉堡的初期岁月:1951~1954年
第四章 汉堡:1954~1957年
第五章 美国之行:1957~1958年
第六章 汉堡:1958~1962年
第七章 学术会议与大会
第八章 日本之行:1962年
第九章 汉堡:1962~1963年
第十章 吉隆坡:1963~1966年
第十一章 汉堡:1966~1969年
第十二章 吉隆坡:1968年 新加坡:1969~1970年
第十三章 汉堡:1970~1977年
第十四章 1977年以后
第十五章 1966年以来的国际学术会议

年信
讣告
附录一 刊物、机构等缩写
附录二 傅吾康汉学论著目录
附录三 人名对照、人名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只阅读了中国记忆,傅吾康于1937-1950在华生活13年,虽受萧公权之邀到川大任教过,在京的教书与参与中德学会的工作才是主线。一方面了解了中德学会受德方资助因此在纳粹问题上有些无奈,但傅说当时北京对此的态度还相对和缓;另外便是几个北京回忆的片段,比如去北京茶室会固定的女子(98-99,还有天津会游女,傅倒是挺坦诚自己年轻时候的自由生活)、在斯宾格勒欧洲“文明没落”的背景下对北京独特的传统感受(114)、对中国女友胡隽吟是独立新女性的认识、对日军占领北京后的反应(136)、对游山时偶遇八路军的记载(146)、对1948年后北京对外局势变化,要离京的紧迫与很多研究善本被没收的难受(179)。对傅吾康而言,北京是当时的汉学研究重地,他在这里结识的都是接受海外教育回国的新知识分子以及各国研究者。

评分

按需。

评分

就翻译而言,是比较糟糕的。傅吾康的学术与生涯,如果可以拍成美剧,起码该是《国土安全》的级别,不断辗转各国,又各有独特华彩。

评分

材料很多,还可以更详细些。

评分

按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