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世界》有的文章源于政治或社会事件,有的是因为一部心爱的电影,一帧帧看了良久的画作,一次相逢,一夜寂寞。这些文字是玛格丽特·杜拉斯为身外的世界写的,它们构成了她的作品集的一个补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外面的世界》算不上是杜拉斯最重要的作品,就像她自己在前言里说的那样,她写了很多文章,却忘得也很快。然而她从来不会忘记自己写的书,从来不会。不知道是否因为这个缘故,她同意把三十几年间陆陆续续给报纸杂志写的文章辑成集子,出了第一本,接着又出了第二本,毕竟有了她不会忘却的书的形式。其实典型的杜拉斯作品是时下流行的“私人语言”的写作。杜拉斯不相信有除却自身之外的故事,虚构从来不存在,她说。或者可以这样说,她本身就是虚构的,有开头、结尾,有命定的快乐、悲伤和动荡。在文学史上抹去她会像抹去一个故事那么简单而不留痕迹——她知道这一点,如此才有生命与成名的局促感。她害怕“卡车”那样的旅程,永远望不到头似的。然而《外面的世界》不是这样的作品。所谓的“外”,原来就是与“内”相对而言。热衷于私人写作的杜拉斯对外面的世界一样很感兴趣。她的工作台铺得很开。媒介——尽管她扬言鄙视媒介,政治——尽管她不承认萨特或波伏瓦的那种“介入”文学,以及一切社会的、历史的、政治的、艺术的,一切形式与非形式的,一切道德的与非道德的。
全书都是杜拉斯在五十年代到七时年代的一些稿件,其中的内容应该说相当复杂,从政治到小人物的采访,涵盖了整个社会群体,讨论的问题范围也相当广,没有局限与任何方面. 也因此,当时有人问我在看什么的时候很自然的说出了我在看历史.确实,这本书很真实的向我们阐述了当时的法国,当...
评分全书都是杜拉斯在五十年代到七时年代的一些稿件,其中的内容应该说相当复杂,从政治到小人物的采访,涵盖了整个社会群体,讨论的问题范围也相当广,没有局限与任何方面. 也因此,当时有人问我在看什么的时候很自然的说出了我在看历史.确实,这本书很真实的向我们阐述了当时的法国,当...
评分昨天下午买的,每次拿到她的新书,我的手都在颤抖,忐忑不安,就像我知道幸福在接近。去上岛咖啡看,回家又看,今早起来,还是这本书。 是一本杜拉斯的散文集。 像我这么爱杜拉斯的人,都是从她的小说开始的,喜欢她的文字,更喜欢文字背后的神经质、疯狂、绝...
评分全书都是杜拉斯在五十年代到七时年代的一些稿件,其中的内容应该说相当复杂,从政治到小人物的采访,涵盖了整个社会群体,讨论的问题范围也相当广,没有局限与任何方面. 也因此,当时有人问我在看什么的时候很自然的说出了我在看历史.确实,这本书很真实的向我们阐述了当时的法国,当...
评分玛格丽特·杜拉斯曾经这样描述她自己:“时不时地,每当外面的世界将我吞没,每当发生了一些让我疯狂,让我必须蹿出去、走到大街上去的事儿,我就会为外面的世界写作。” 从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初,杜拉斯先后为《法兰西观察家》、《解放报》、《女巫》...
比较喜欢后面的人物访谈。
评分读时没有适合的心情
评分勇气
评分杜拉斯注册商标式的急促口气。对政治和社会的积极介入。外边的世界与里面的世界是共生的。袁筱一翻译得很不错。
评分喜爱她的随笔,比小说更加尖锐简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