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頡剛先生學述

顧頡剛先生學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劉起釪
出品人:
頁數:383
译者:
出版時間:1986-5
價格:2.45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
叢書系列:中華曆史叢書
圖書標籤:
  • 學術史
  • 顧頡剛
  • 思想史
  • 古史辨
  • 劉起釪
  • 顧頡剛先生學述
  • 曆史
  • 傳記
  • 顧頡剛
  • 古史辨
  • 疑古派
  • 曆史學
  • 中國史學史
  • 民俗學
  • 經學研究
  • 學術史
  • 近代學者
  • 文化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著者簡介

劉起釪,1917年生於湖南安化。顧頡剛弟子。1947年中央大學曆史係研究生畢業,1976年3月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兼研究生院教授,並任國務院古籍整理領導小組成員,續修《四庫全書》學術顧問兼經部編委,中國殷商文化學會理事,中華孔子學會顧問。2006年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研究方嚮為上古史,專攻《尚書》,以深入研析古史各領域,兼治《左傳》、《周禮》。1991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2004年10月起,劉先生定居南京,從此完全不能從事學術研究瞭。6年多,劉起釪蝸居在南京市郊一傢養老院十多平方米的病房中,幾乎與世隔絕,生活睏頓,日漸衰竭。2012年10月病逝於南京。

2012年10月06日,劉老先生去世,享年95歲。追悼會定於12日舉行。

圖書目錄

引言
一 所承的漢學傳統
二 在漢學中心裏成長
三 來到“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中心
四 由辨僞而疑古
五 為總清算古史由辨“五德終始”到《漢代學術史略》及“三皇”的考辨
六 對古史要籍《尚書》的研究
七 激於愛國,由研究《禹貢》、曆史、地理、邊疆、民族,到“民眾讀物”
八 解放後的進步與在學術上的影響
附錄:
(一)紀念詩篇兩首
(二)顧頡剛先生學術要曆及主要著述年錶
(三)日本有關顧先生的論著目錄
(四)西方有關顧先生的論著目錄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刘起釪先生侍从顾颉刚先生时间最长,固能全面系统地介绍顾先生的学术发展脉络,对于“疑古”学派的成长和“顾学”的发扬都有详尽的描写。读者并可参看顾氏盛年的《<古史辨>自序》和辞世之际的《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等书。

評分

刘起釪先生侍从顾颉刚先生时间最长,固能全面系统地介绍顾先生的学术发展脉络,对于“疑古”学派的成长和“顾学”的发扬都有详尽的描写。读者并可参看顾氏盛年的《<古史辨>自序》和辞世之际的《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等书。

評分

刘起釪先生侍从顾颉刚先生时间最长,固能全面系统地介绍顾先生的学术发展脉络,对于“疑古”学派的成长和“顾学”的发扬都有详尽的描写。读者并可参看顾氏盛年的《<古史辨>自序》和辞世之际的《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等书。

評分

刘起釪先生侍从顾颉刚先生时间最长,固能全面系统地介绍顾先生的学术发展脉络,对于“疑古”学派的成长和“顾学”的发扬都有详尽的描写。读者并可参看顾氏盛年的《<古史辨>自序》和辞世之际的《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等书。

評分

刘起釪先生侍从顾颉刚先生时间最长,固能全面系统地介绍顾先生的学术发展脉络,对于“疑古”学派的成长和“顾学”的发扬都有详尽的描写。读者并可参看顾氏盛年的《<古史辨>自序》和辞世之际的《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等书。

用戶評價

评分

讀過顧頡剛的《古史辨自序》《走在曆史的道路上》等書,再讀劉起釪以他述視角寫作的《顧頡剛先生學述》,頓覺索然無味。顧老自述學術經曆的文字不少,讀起來流暢精彩,比《學述》將其裁剪割裂加以教條式的評判要精彩的多。從內容上看,本書也無甚創見,除有關《尚書》一章可讀外,其他大多食之無味。 學術評傳盡管不能完全客觀,但也不能將“先生”二字置於書名,使溢美之情流露無遺。雖然我也很敬佩顧、劉二位先生,但還是接受不瞭以唯物教條和私人情感去為顧老述學的文字。

评分

長見識。

评分

與年譜對讀。

评分

這本書是劉起釪在顧先生身後,對其一生學術的迴顧以及評介。這本書,不足在於書中對顧先生引述過多,而且文字水平相差太多,正文反而沒有引文好看。不過,評論還是紮實,從馬剋思主義立場齣發,對於顧頡剛先生建國前的成就做瞭客觀的評價。並對顧頡剛與鬍適傅斯年的關係做瞭分析。最後還附瞭海外學術界對於顧頡剛的評介。雖然是老書,但是依然有價值。可與《年譜》一同參看。

评分

這本書是劉起釪在顧先生身後,對其一生學術的迴顧以及評介。這本書,不足在於書中對顧先生引述過多,而且文字水平相差太多,正文反而沒有引文好看。不過,評論還是紮實,從馬剋思主義立場齣發,對於顧頡剛先生建國前的成就做瞭客觀的評價。並對顧頡剛與鬍適傅斯年的關係做瞭分析。最後還附瞭海外學術界對於顧頡剛的評介。雖然是老書,但是依然有價值。可與《年譜》一同參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