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 (1893-1980.12.25),历史学家。江苏吴县人。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曾任北京大学助教。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诚明文学院等校教授,北平研究院研究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讯研究员、院士,《文史》杂志社总编辑,大中国图书局编辑所长兼总经理。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和学术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全国文联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他是我国“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建国后,从事古史研究和古籍整理工作,应毛主席、周总理之请,负责校点《资治通鉴别》和《二十四史》,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著作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两汉州制考》、《郑樵传》等,与人合著《三皇考》、《中国疆域沿革史》、《中国历史地图》等。
我提供的条目是最早的版本.在网上没有找到该版的封面书影,找了一个最接近的代替.我找到的这个书影,已经是後印本,和我提供的这个初版本的不同是:封面的作者名,初版本完全是繁体字;初版本封面的右侧没有出版社名.(10年4月按:後來找到了符合初版的書影,已上傳,并有網友也提供了符合初版的書影)
年初和一友人探讨中国思想潮流,此君提到了《春秋公羊传》,认为《春秋》是孔子为后世立下的政治宪法,中国人的政治思想大抵逃不出这个范畴。一旦到了社会失去方向的时候,人们大抵也是要托古改制的,第一次是王莽代汉,第二次是戊戌变法,第三次大概就是现在了吧。 这样的说...
评分这本书是修中国哲学史时,讲到“两汉”一节,老师列出选读书目之一。 其推荐理由是:深入浅出、简单易读。 今天看罢,觉得虽可算得深入浅出,但未必简单易读。 整书的叙事线清晰、故事性强,但涉及到经文的古今文问题 和 五德、三统说的体系时,虽不算晦涩,但我还是觉得语言无...
评分這書本是三十年代的入門教材,可文革后重版卻生硬地加入了不少階級鬥爭理論,弄得有點陰陽怪氣,不過對於了解秦漢時代的儒生面貌及變遷還是挺有裨益的,百家合流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就留給讀者諸君自己判斷了。
评分一口气读完的。自己一些原以为比较先进的思想竟然在这本书里都找得到影子,看来要么是自己悟性还不够,要么是现在史学思想太僵化。不管怎样,这本书无论是用来研究还是消遣,都是很值得一看的。
评分顾先生此书,剖析明辨,论重建古史以符合政治需要,实为不刊之论。但论刘歆遍造伪经,则失之武断。正如裘锡圭先生所言:古史辨派论古史多正确,论古书则多误。其实今天所谓“夏商周断代”、“走出疑古时代”,不过步刘歆之后尘
评分白话的学术著作中,顾先生是写得最有杀气的…当然,假设也太多,很多地方现在都可推敲的~
评分白话的学术著作中,顾先生是写得最有杀气的…当然,假设也太多,很多地方现在都可推敲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