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于1899年的《梦的解析》(又译《释梦》)被后世之人推崇为弗洛伊德最伟大的著作,它为人类认识自己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弗洛伊德把梦带入科学的视野,通过对自身与他人梦境的个案研究,告诉人们梦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是另一层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生。
《经典超译本 梦的解析》在尊重原著内容与结构的基础上,采用语录体形式,直接呈现原著中的经典段落与概括性结论,省却了繁复、冗长的论证过程。
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
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作者简介:
弗洛伊德,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精神分析学之父。
译者简介:
冯与蓝,本名冯迎春。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在《京华时报》、《青年时报》等报刊媒体开设专栏,写过电影和文学评论。2004年起以“冯与蓝”为笔名进行小说的创作实验,作品曾发表于《大家》、《山花》等文学刊物。2009年获第十七届黑蓝小说奖。近几年开始儿童文学的创作,童话《一只猫的工夫》获2011年度上海市儿童文学最佳作品奖,儿童小说《一条杠也是杠》获首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特等奖。
《梦的解析》大约500页,最后50页是精华,但他是站在前450页上的精华。《性与性格》分前后两部分,后一部分是精华,但他是站在个人才华上的精华。《梦的解析》完全有资格以前450页看不起《性与性格》的前一部分,也完全有资格以后50页看不起《性与性格》的后一部分。
评分西方有人认为:“20世纪是精神分析的世纪。”这种说法虽然不免过于夸大,但却从某种角度说明了精神分析理论在西方所产生的影响之大。弗洛伊德作为这一理论的创建者,荣格作为这一理论的有力推动与发展者都成为现代心理学中极其重要的心理学家。而发生在这两位巨擎间的由相识到...
评分比较喜爱的章节: 第四章 梦的改装 第五章 梦的材料与来源: 孩提时期经验形成梦的来源、梦的肉体方面的来源 第七章 梦程序的心理: 梦的遗忘、退化现象 不喜欢 第七章 原本的与续发的步骤——潜抑 这部分基本只能算是翻过的,而不是读过的。 在阅读的过程中,首先是弗洛伊...
评分弗洛依德深受叔本华的影响,追溯叔本华的思想,更能看到结论的含义。 叔本华将人的意识分为外在意识和自身意识,自身意识只意识自己的意欲,外在意识则构建外在的世界(以时间、空间、因果律三者来构建),外在意识用来刺激意欲,产生行为,意欲可以看作简单的只接受正、负面...
评分晚饭前,在烦躁中把《梦的解析》翻完。确实是翻完,尽管我一开始看得尚算认真,但到后来越发地感到它的难读。翻译是一个问题(我读的是周艳红、胡慧君的译本,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感觉翻得不好),作者的写作也是一个问题,长篇累牍地讲述关于自己的梦的联想,让人很难理解。这...
关键字“力比多”。介绍了梦境的“科学”马后炮配比,这是一本会随着对梦的观察对自己的观察更加细致而倍觉有意义的书。又或者是相互的,随着对自己的梦和自己的观察和了解,对这本书的内容会更加了解。
评分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面对自己的内心,不论我们内心恐惧、焦虑、还是平和,都要试着理解自己最深的层次在想什么,这个内省的过程,是自我救赎、自我治愈的过程,不要害怕面对这个过程,能认识到自己潜意识的那一刻,那些不好的东西就会慢慢消失吧。 但是这本书对于我这种喜欢系统性读原著的人,并不合适,如果拾人牙慧就可以理解现代心理学的起源的话,那似乎太不专业了!所以不推荐此版本,全部都是作者结论的摘抄,缺乏推理过程,看起来一点儿都不享受
评分梦代表内心最隐秘的倾诉。佛洛伊德所说的梦境都曾有过。不过有些解释不完全认同。但是理性解析如此虚幻的东西,这也是极其有趣的。翻译的不错,么有想象中枯燥。但是我也深信梦也有预测。科学还有很多无法解释的奥秘。但是佛洛伊德仍然是令人钦佩。
评分这本得分好像有点低 ...但是感觉翻译很棒啊,可读性很强。只是不知道他的科学依据究竟来自于哪儿,感觉无法证伪啊...真的科学么...有很多我都感觉难以赞同,我想知道,潜意识是不是真的不能谈道德...
评分超译本是个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形式的?我不懂啊!人家写长篇小说你怎么不去改成诗歌好让人更领略意境?竟然作者还写着弗洛伊德?看到一半觉得各种不对劲,才查到,神马超译本,亵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