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销量逾250万册,近年来少数兼具内容深度和畅销数字的小说
★同名电影由两夺戛纳金棕榈大奖的著名电影大师比利·奥古斯特执导,奥斯卡影帝杰瑞米·艾恩斯主演,2013年亮相柏林国际电影节
★作品构筑出一座回忆与哲学概念的迷宫,将哲学命题化为“书中书”的,映射出了身为读者 的我们阅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困惑
★意外揭开葡萄牙康乃馨革命时期的一段隐秘的黑暗
.
你问,“如果我们只能依赖内心的一小部分生活,其余的该如何处置?”
我,也急于知道答案
我的身心,如同被唤醒的心灵考古者
迫切寻找灵魂的栖居之地
你的文字,是炼金者的心血
牵引我 ,决然跳上前往内心之旅的列车
.
一次布满困惑与悬疑的出轨旅行
一段充盈感悟与省思的生命探访
文学叙事与哲学思辨的激情碰撞
.
《里斯本夜车》是一部兼具思想深度与阅读趣味的哲学小说,探访别人的生平,也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探讨人的一生中诸多难以言喻的经验,关于孤独与死亡,关于有限的生命,关于友谊与爱情,关于忠诚与背叛……
心灵封闭已久的中年教师戈列格里斯,无意间在书店发现葡萄牙作家普拉多的 随笔《文字炼金师》,被书中充满哲思的文字吸引,毅然抛下井然有序的生活,展开探索心灵、寻找生命终极答案的旅程……在里斯本,戈列格里斯探访普拉多的生平,一步步重建这位非凡医生、天才作家的影像,揭开葡萄牙独裁政权时期的一段隐秘的黑暗。在一步步走近了解普拉多的同时,格列格里斯也检视自己,重新找回生活的节奏和意义。
帕斯卡.梅西耶 (Pascal Mercier)
本名Peter Bieri,1944年生于瑞士伯恩,目前是柏林自由大学的哲学教授,专擅领域是探讨自由,除了学术领域,梅西耶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小说家,前两本小说《佩尔曼的沉默》(Perlmanns Schweigen,19 95)与《钢琴调音师》(Der Klavierstimmer,1998),受到文坛瞩目。在2004年问世的第三部小说《里斯本夜车》(Nachtzug nach Lissabon)高踞德国畅销书榜140周,被翻译成十五国文字出版,全球销量超过 250万册,2007年获颁意大利格林尚内卡渥(Premio Grinzane Cavour)文学奖的最佳外文小说奖。
寻找随波逐流的自己 —— 里斯本夜车(Night Train to Lisbon) 陳念萱 “如果我们只依赖内心一小部分生活,剩余的该如何处置?”如果“偶然,是我们生命中的真实导演,集残忍、悲怜与媚惑于一...
评分 评分“如果我们只能依赖内心一小部分生活,其余的该如何处置?” 我的答案是,按照惯性延续熟悉的生活,然后遗忘或者克制其他可能性。 在戈列格里斯内心之旅的终点,作者揭露了旅行的启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如何生活,而在于如何设想生活。”对于生活的设想,正是内心各种喧嚣...
评分当我们向往出走的时候,往往只是渴求自外于我们的现实停顿下来,一片空白能够降临。这片空白并非什么都没有,它让我们回到零点,在自己的内在清理出一个空间,彷彿在邀请无限的可能前来──可能舒缓现状、可能了断一个无法收拾的局面、可能赎回伤痕累累的自己、可能重新创造一...
评分很久没有这种无以言表的阅读感受了。作为一个书稿的审读者,本应自始至终保持客观甚至于百般挑剔的心态,但却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阅读状态……这是一部哲学意蕴深远的小说,虽说探寻的依然是生命的意义这种极其本原的主题,但却能给人以完全不同的感觉。主人公在其人生列...
题材很好,乍一看也算是非常不错的同人小说。不过仿不安之书的段落比重太大,有些失衡,而且作者的水平与佩索阿相较毕竟有云泥之别,说得好听点叫思想片段,说得直接点不过就是稍稍有点干货的鸡汤罢了。叙事上过于臃肿,有时还显混乱,再加上这种标准记叙文的干巴文笔,实在同我大萨拉马戈的雷耶斯去见卡萌斯那一年相去千里,看在佩索阿和雷耶斯的份儿上,多给一星吧~
评分满纸皆我
评分非常棒的哲学小说 治愈 谢谢
评分你也可以说这段旅程波澜不惊。
评分虽然不喜欢,但只要看了就一定坚持看完。不知道这算好习惯还是坏习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