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20世纪英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重要作品有《海浪》、《到灯塔去》和《达罗维太太》等。她的随笔是其杰出贡献的一部分。而《一间自己的房间》堪称其随笔的代表作。她从现实社会男女不平等的角度,揭示了人类走向现代文明的艰难。她希望社会的进步与改善和人类的进步与改善,是男女两性共同努力的方向。女性在科学和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注定要扮演一只重要的力量,这篇随笔由此而具有永恒的价值。
弗吉尼亚·伍尔夫 (Virginia Woolf,1882-1941)
英国女作家和女权主义者。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伍尔夫是伦敦文学界的一个象征。出生于伦敦的伍尔夫是在家中接受教育的,在结婚以前,她的名字是艾德琳·弗吉尼亚·斯蒂芬(Adelin e Virginia Stephen)。在1895年,她的母亲去世之后,她也遭遇了第一次的精神崩溃。后来她在自传《片刻的存在》(Momens of Being)中道出她和姐姐瓦内萨·贝尔(Vanessa Bell)曾遭受其后母儿子(无血缘关系)乔治和杰瑞德·杜克沃斯(Gerald Duckworth)的性侵犯。在1904年她父亲莱斯利·斯蒂芬爵士(Sir Leslie Stephen,编辑和文学批评家)去世之后,她和瓦内萨迁居到了布卢姆斯伯里(BloomsBury)。
她在1905年开始以写作作为职业。刚开始是为《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写作。在1912年她和雷纳德·伍尔夫结婚,她丈夫是一位公务员、政治理论家。她的第一部小说《The Voyage Out》在1915年出版。
普遍认为伍尔夫是引导现代主义潮流的先锋;她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和同时也是现代主义者。她大大地革新了英语语言。她在小说中尝试意识流的写作方法,试图去描绘在人们心底里的潜意识。有人在一篇评论里讲到她将英语“朝着光明的方向推进了一小步”。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创造性至今仍然产生很大的影响。
吴晓雷
北京大学中文系对外汉语专业毕业,在多伦多大学深造进修后获硕士学位,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翻译研究。译作有《莫迪里阿尼传》等,译文多次发表于《外国文艺》《译文》等杂志。
一直觉得,女人读男人的作品和女人读女人的作品的阅读感受是不同的。后者是一种审视,是一个通过阅读认识外部世界的过程;而前者,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是一个在她人的文字中寻找自我认同的过程。伍尔夫是一个在乎自我感受超过关注外部世界的人,我也是,所以我喜欢她。她的关于...
评分今天又喝了酒。有点少也有点多,对于我的酒量来说,有点少,连微醺的感觉都没有;对于苏州男生对女生的期望来说,有点多,喝白酒的女生像什么话。我总是对他人的看法、他人的评价,尤其是任何对于一般人、正常人、普通人来说越轨的行为,都令我不安。 回到家已经9:30,还是穿上...
评分今天又喝了酒。有点少也有点多,对于我的酒量来说,有点少,连微醺的感觉都没有;对于苏州男生对女生的期望来说,有点多,喝白酒的女生像什么话。我总是对他人的看法、他人的评价,尤其是任何对于一般人、正常人、普通人来说越轨的行为,都令我不安。 回到家已经9:30,还是穿上...
评分看了推荐的评论实在受不了了: “……底线:要有每年五百镑的收入” “……五百镑和一间房没什么稀罕” “……不大不小已经足够用的年金” ……这是福尔摩斯里的收入情况 http://www.sherlockian.org/sh/forum/read.php?tid=585&fpage=2&page=1 1900年代的1镑相当于现在的80...
评分弗吉尼亚·伍尔芙的长篇散文《一间自己的屋子》写于1929年,是她前一年在剑桥大学所作的“妇女与小说”讲演的总结。其中女作家必须要有“一年五百磅”的收入及“一间自己的屋子”的观点,已成为现代女性主义的起源化身。对伍尔芙的观点我除了赞叹,并没什么多余的感受可补充;...
写的真好,对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的分析真的很到位。这本书还让我想起了门罗的一个短篇《办公室》,不知道灵感来源是否来源于这本书。
评分940
评分4.5 跟女权主义有关,第一章读得云里雾里,第二章开始有阅读快感,而且是越来越爽的那种……我喜欢伍尔夫这样有自己想法的女人。二刷的时候要把英文原版看完:)
评分认认真真做着笔记读完了
评分看这本书的最大好处是从哪一页开始看都不影响阅读 意识流的作品看上去像是跟自己拉家常 说的只言片语在伍尔芙那里都倍显细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