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喬伊斯(James Augustine Aloysius Joyce,1882—1941),愛爾蘭小說傢、詩人,被認為是對二十世紀現代主義文學影響最為深遠的巨匠和宗師,甚至被譽為繼莎士比亞後英語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傢。
中文版“喬伊斯文集”除《尤利西斯》、《芬尼根守靈夜》、《青年藝術傢畫像》、《都柏林人》等長、短篇小說外,還收入《詩歌•劇作•隨筆集》、《文論政論集》、《書信集》以及《喬伊斯評論集——名傢論喬伊斯》,共八捲九冊,凡三百餘萬字,是迄今為止整個華語世界收羅最全、規模最大的喬伊斯作品總集。
詹姆斯·喬伊斯(1882—1941)是愛爾蘭著名的現代派小說傢,他曆時七載完成瞭代錶作《尤利西斯》(1922)。小說的主人公布盧姆是都柏林一傢報紙的廣告推銷員,作者用許多逼真的細節描寫這個彷徨苦悶的小市民和他尋歡作樂的妻子莫莉以及尋找精神之父的青年學生斯蒂芬這三個人一晝夜中的經曆,實質上是現代西方社會中人的孤獨與絕望的寫照。作者把小說的主人公和荷馬史詩《奧德修記》中的英雄尤利西斯(即奧德修斯)相比擬.把他在都柏林的遊蕩和尤利西斯的十年漂泊相比擬。
喬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廣泛運用瞭“意識流“的創作手法,形成一種嶄新的風格,成為現代派小說的先驅。他不僅在遣詞造句方麵刻意創新,而且運用瞭大量的典故、引語和神話。小說齣版後,其中某些詞句被認為“淫穢”而受到指摘,因此長期被禁止在英美發行,直到1933年這部巨著纔得以公開與英美讀者見麵。
譯者研究本書多年,其譯文忠實流暢,而且還對眾多典故、引語等作瞭詳盡的注釋。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深有同感 深有同感
评分1. Stephen悲劇的本質就在於對天主教的懷疑、極度皈依到拋棄。如此他隻能拋棄信仰、民族、語言等等去成為追逐太陽墜落的Icarus 2. Stephen對林奇說的美學理論,十分孤獨,林奇根本就不可能理解與共鳴。當然讀這本書我和林奇差不多... 3. 喬伊斯夾帶瞭很多個人思想的私貨,對於愛爾蘭的論述刻薄而一針見血。其炫技的文字在尤利西斯會有更加成熟的錶現 4. 神父的布道,差點以為和eternal的天堂和地獄一樣,我永遠都看不完瞭... 總之日後得再讀...
评分厲害,暢快。
评分不做功課就讀書簡直就是作大死,讀瞭五分之一,實在是讀不下去。說是什麼第一本成功的意識流作品,然而我根本讀不懂。
评分這幾天讀書完全不在狀態。讀的也挺亂。自己的鍋。 裏麵對宗教的探討自己也是完全不瞭解。 但是,這注釋感覺太多瞭,而且很多不必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