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h a new introduction by Richard Ford
"A deft, ironic, beautiful novel that deserves to be a classic." --William Styron
From the moment of its publication in 1961, Revolutionary Road was hailed as a masterpiece of realistic fiction and as the most evocative portrayal of the opulent desolation of the American suburbs. It's the story of Frank and April Wheeler, a bright, beautiful, and talented couple who have liv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greatness is only just around the corner. With heartbreaking compassion and remorseless clarity, Richard Yates shows how Frank and April mortgage their spiritual birthright, betraying not only each other, but their best selves.
In his introduction to this edition, novelist Richard Ford pays homage to the lasting influence and enduring power of Revolutionary Road.
理查德·耶茨(Richard Yates,1926年2月3日—1992年11月7日),美国小说家,被文学史长期不公正对待的大师,被遗忘的最优秀的美国作家。耶茨出生于纽约州扬克斯市,一生落魄不堪,烟鬼兼酒鬼,共著有长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集2部。1961年,其极富盛名的处女作《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 Road)发表,引起轰动,与《第22条军规》、《看电影的人》一同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其首部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Eleven Kinds of Loneliness)于次年出版,被评论界誉为“纽约的《都柏林人》”。他后来接连创作了长篇小说《扰乱和平》(Disturbing the Peace,1975)、《复活节游行》(The Easter Parade,1976)、《好学校》(A Good School,1978)、《年轻的心在哭泣》(Young Hearts Crying,1984)、《冷泉港》(Cold Spring Harbor,1986)等。耶茨有“作家中的作家”之称,艺术风格影响了雷蒙德·卡佛、安德烈·杜波依斯等文学大家。美国很多作家都对耶茨赞誉有加,如著名黑色幽默作家科尔特·冯内古特。
2009年我就看过电影《革命之路》,那时候并不知道原著小说和作者理查德·耶茨,后来也是先看的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让人太沮丧压抑了,以至于一直不敢去看《革命之路》。当时看电影就深受感染,给我很大触动,一直想要辞职的念头更加坚定了。几个月后,第二年春天,我就...
评分2009年我就看过电影《革命之路》,那时候并不知道原著小说和作者理查德·耶茨,后来也是先看的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让人太沮丧压抑了,以至于一直不敢去看《革命之路》。当时看电影就深受感染,给我很大触动,一直想要辞职的念头更加坚定了。几个月后,第二年春天,我就...
评分 评分很赞的一本书。 中午看完的时候,引起很多的思绪。即是看电影之后就知道是这个结局,但是看了小说也还是觉得非常的震撼。更加丰富了这个故事的质感。 Yates确实对人的孤独真的有很深的了解。 中产阶级的个人,在家庭与现实的压力下是那么的苍白无力,他们往往撑起别人认为值...
评分作为作家,理查德·耶茨实在是个失败者。这个被称为“焦虑时代的伟大作家”的男人,一生与孤独为伴,生活糟糕透顶,执迷于酗酒、抽烟,数度离婚,数次进出精神病院。晚年独自住在蛛网密布的小屋子里,用手中的笔记录下那个时代特有的悲凉。 他在世的时候,作品无人问津...
课讲得是American suburban literature and culture,可是从每个情节里都读到了自己。神奇。
评分一對文藝青年理想破滅的故事。作者文筆極好(所以一定要讀英文原版),描寫丈夫的心理活動讓人嘆服,難道是將心比心?不過,妻子這個角色不像是一個人物,像是一件物品,被作者砸碎了給人看。
评分一對文藝青年理想破滅的故事。作者文筆極好(所以一定要讀英文原版),描寫丈夫的心理活動讓人嘆服,難道是將心比心?不過,妻子這個角色不像是一個人物,像是一件物品,被作者砸碎了給人看。
评分刚开始读竟然没读下去。也许是在看过了easter parade和eleven kinds of loneliness之后胃口被调高,不适应yates这第一篇小说的行文方式,觉得很生。后来接着读的时候发现关键问题出在大量细节上。细节可以出彩传神,但是细节太多揣测太多阅读起来却十分痛苦。不过后半段yates总算恢复了他的本色,情节紧凑而富有张力,描述语言精准而有讽刺效果。看完文章又想起来那个woody allen的joke,spending 20 years and 1000s of dollars in therapy only to find that it's all about how your parents messed you up. 然后他们自己也重蹈覆辙。这也许就是人生。
评分刚开始读竟然没读下去。也许是在看过了easter parade和eleven kinds of loneliness之后胃口被调高,不适应yates这第一篇小说的行文方式,觉得很生。后来接着读的时候发现关键问题出在大量细节上。细节可以出彩传神,但是细节太多揣测太多阅读起来却十分痛苦。不过后半段yates总算恢复了他的本色,情节紧凑而富有张力,描述语言精准而有讽刺效果。看完文章又想起来那个woody allen的joke,spending 20 years and 1000s of dollars in therapy only to find that it's all about how your parents messed you up. 然后他们自己也重蹈覆辙。这也许就是人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