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戎马生涯

我的戎马生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东方出版社
作者:郑洞国
出品人:
页数:413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2
价格:4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6057233
丛书系列:名人回忆录
图书标签:
  • 回忆录
  • 郑洞国
  • 抗战
  • 军事史
  • 传记与回忆录
  • 历史
  • 中国历史
  • 史料
  • 戎马生涯
  • 军事历史
  • 个人经历
  • 战争回忆
  • 中国军人
  • 奋斗历程
  • 真实故事
  • 历史见证
  • 忠诚奉献
  • 家国情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郑洞国同志晚年花费很大精力写就的一本回忆录,他详细回忆了从少年从军报国到投身人民革命行列的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在青年时代,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感召,毅然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东征、北伐;“九一八”事变后,他率军在古北口一带与日军雨雪鏖战两个多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转战南北,先后参加过保定会战、漳河战役、徐州战役、归德战役、武汉会战、广西昆仑关战役、鄂西会战,功勋卓著;尤其是在抗战后期,他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远赴印缅指挥作战,重创日寇,重新打通了滇缅国际交通线,为取得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他走过的曲折坎坷的一生,我们无不体会到这位爱国志士的不断追求和奋斗的精神。

作者简介

郑洞国(1903—1991年),字桂庭,汉族,湖南石门人。在学生时代就参加过“五四”运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参加东征和北伐。郑洞国是最早参加抗日战争的国民党将领之一,曾参加过长城古北口战役、平汉路保定会战、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昆仑关战役,战功卓著,被公认为抗日英雄。1943年春,郑洞国参加中国远征军担任新1军军长,参加收复缅北要地密支那攻坚战。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的重要时刻,他脱离国民党阵营,毅然回到人民的怀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逝世后受到两岸人民共同追悼。

目录信息

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
一、我的童年生活
二、少年求学及第一次投军
三、投奔广州 弃学从军
第二章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一、火热的军校生活
二、第一次东征
三、讨伐杨希闽、刘震寰
四、回乡省亲及归队
五、北伐战争
第三章 1927年后的十年征战
一、宁汉对立和二期北伐
二、讨桂、讨冯、讨唐战争
三、中原大战
四、平定石友三叛乱及宁粤对立
五、进攻鄂豫皖苏区
六、悲壮的长城抗战
七、汀西“剿共”战争和西安事变
第四章 抗日军兴
一、平汉路北段的涿州、保定战役
二、徐州会战
五、从徐州撤退到武汉会战前后
四、血战昆仑关
五、参加枣宜会战及驻防宜都
第五章 远征印缅
一、受命赴印
二、缅甸战争的缘起
三、兰姆珈训练基地
四、筹划反攻及修筑列多公路
五、反攻缅北之役(上)
六、反攻缅北之役(下)
七、抗战胜利前后
第六章 参加东北内战
一、奉派去东北
二、进占沈阳前后
三、进攻本溪及首战四平街
四、进占长春、永吉
五、进攻热河
六、进攻南满 四战临江
七、再战四平街
八、陈诚到东北后的“杰作”
九、蒋、卫在东北撤守战略上的分歧
十、部署永吉
十一、困守长春
十二、放下武器 退出内战
第七章 走向新的生活
一、去解放区
二、参加新中国的建设
附录:我担任郑洞国副官的日子
印度与缅甸
上海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记得上一次看将领回忆录还是在我大一的时候,空闲时间比较多,每天泡很长时间的图书馆就是看二战期间诸多将军将领的传记或回忆录,很长一段时间都很沉迷于战争题材的故事,当时同学还都奇怪一个女生怎么对这类题材的书这么着迷,我就会正色状的告诉她们,这些将军都是...  

评分

郑洞国,黄埔一期,参战无数:北伐东线作战、中原大战、长城抗战、徐州会战、昆仑关大战、枣宜会战、后被蒋介石任命为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军长,参加了驻印军在印度的训练, 亲在参加驻印军反攻缅北的战斗、抗战胜利后,被绑上了东北内战的战车,本书史料详尽,叙述逻辑性强,是了...

评分

郑洞国和李宗仁,白崇禧,杜聿明,孙立人一样,都是很善战的国民党将领。 2008年出版的这本书,还是基本不提1950后的经历。这是无奈的事情。 所以,这本书和李宗仁的口述回忆一样,重点用很清晰的结构说明了1919-1949年整个国民党及其军队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在印度缅甸战场和...  

评分

郑洞国和李宗仁,白崇禧,杜聿明,孙立人一样,都是很善战的国民党将领。 2008年出版的这本书,还是基本不提1950后的经历。这是无奈的事情。 所以,这本书和李宗仁的口述回忆一样,重点用很清晰的结构说明了1919-1949年整个国民党及其军队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在印度缅甸战场和...  

评分

回忆录,是第一人称的历史。 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外辱内困,军阀混战,外寇入侵,民成饿殍,华夏大地犹如笼罩在永夜之中,黑暗不堪。有志的青年皆欲肩起黑暗的闸门,救民于水火,郑洞国将军既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亲历者,也是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因而其回忆录具有很高的...  

用户评价

评分

孙立人眼里的老好人,因为跟某人渣走得太近,深受其不良影响,加上留在大陆等原因,所以其回忆录在很多方面算不上客观公正。我感觉他的才能不算很高,在黄埔将领里,算是中等偏上吧。

评分

孙立人眼里的老好人,因为跟某人渣走得太近,深受其不良影响,加上留在大陆等原因,所以其回忆录在很多方面算不上客观公正。我感觉他的才能不算很高,在黄埔将领里,算是中等偏上吧。

评分

刘玉章回忆录,戎马五十年。能从东北战场整建制撤出一个军的还是有两把刷子。北伐,抗战,内战到台海对峙。带兵打仗都有建树,也是一代良将。

评分

總感覺他能力一般,是個老好人。主要就是起潤滑的作用。或許這也是為什麼能逃過後面一系列清洗活動得以善終的原因吧。可惜寫到建國后就戛然而止。不敢寫了伐,哼哼。

评分

屈武《序》P1,(毛)号召其他国民党军队将领“学习长春郑洞国将军好榜样”;周铣农《序》P1,(毛)曾敦促国民党军队的将领们,“学习长春郑洞国将军好榜样”。一词之易,褒贬见矣。书腰“首次收录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对其担任郑洞国副官日子的回忆”,完全是噱头,就是《黄河青山》里的一段。总的来说,这本书客观的东西太多,像唐德刚所说的“炒排骨”内容较少,并不是一个好的回忆录,但是书中对自己没有过分夸大之处,对同僚、对手也没有诋毁,这在民国人物回忆录中确实是很少见的。商榷:P16孙中山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这个口号最初应该是“容共”,这本回忆录似乎受现实影响很大。备忘:密支那一役毙敌二千余,俘六十九,自伤亡六千六百余,亡二千四百余(P253)。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