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记》是著名学者何兆武先生的个人口述史。何先生生于1921年,在北平读小学和中学,在西南联大读大学和研究生,共七年,读过四个系,之后在清华大学任教。《上学记》写的就是何先生1949年的求学生涯,其中西南联大的七年是主要篇幅。何先生以治哲学史和思想史的思想底蕴,以谦和率真的学者姿态,以历史亲历者的回忆和感受,讲述在特殊的年代,尤其是抗战烽火中,一代人的青春和理想、知识和风雅。书出版后,好评如潮,当然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但何先生说:“为尊者讳、为贤者讳,并不是真正对人的尊重。一个人的思想本来是活泼的、与时俱进的,又何必一定要把它弄成一种思想上的木乃伊,让人去顶礼膜拜呢?”
对于今天的读者而言,《上学记》不止是一本口述史,更是一本打开历史之门、知识之门,乃至真理之门和思想之门的启蒙之书。当然,该书也因对某些老师的个人感受和真实评价而引发争议。
有评价将何兆武的《上学记》、齐邦媛的《巨流河》和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并称为“海峡两岸知识分子的必读书”。
何兆武
1921年生,原籍湖南岳阳,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先后就读于土木、历史、哲学、外文四系。1956至1986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后,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译作有卢梭《社会契约论》、帕斯卡尔《思想录》、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罗素《西方哲学史》等,著有《历史理性批判散论》、《历史与历史学》等。
文靖
1975年生,本名文静,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哲学系,曾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编辑,现为自由撰稿人。
上学记 - 何兆武 - 五颗星 - 如果矫情一点的话,用“一个时代的体温”来形容这本书最恰当不过了。 历史不是教科书上的年月日,不是冷冰冰的条条框框,那是和我们一样由人构成的日子,实实在在的。何兆武先生就用回忆录的方式还原了一个普通人眼中1921-1950,军阀,抗日,内战...
评分谈起现在的大学,潜规则、学术腐败、教授行政化、占据了大家的话题。以至于都忘了大学也曾是个做学问、育人才的象牙塔。而大师和教授,自然也同有关大学的污言秽语一起成为了贬义词。 这时许多人又会想起中国大学的黄金时期——西南联大。战乱的年代,学生老师们一路逃难,哪里...
评分《上学记》看完以后,我老有种感觉萦绕很久,但是不知道怎样表达。怎样说都跟我感受到的不太一样。怎么说都只是一部分。今年,从一个大企业里辞职出来,做一种接近公益性的工作,从那种凡事都求利润回报的气氛里脱离出来;周围的人更加多样化、思想更加自由,这些,可能都促成...
评分躺在五色斑斓的书丛里,这绝对是一本不起眼的书,土黄色的封面,干净利落且不事张扬,也许某些方面正暗合了何兆武先生自在随和的个性。如若不是朋友的推荐,我可能永远不会有机会拿起它,不过如果真是那样,我的人生也定然会多上一笔遗憾,因为在这里,我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未...
评分周日下午去学而优书店坐了几个小时,翻了小半本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走时放不下,就买了回家。记得那年,系里领导本着培养学风扩展学识的初衷,一学期时间,花大价钱请了一批相关专业的老前辈来作讲座,出面的X老师主攻西方政治思想史,故而何兆武先生也在其列。只是吾生愚...
嘿嘿 一个上午时间考研专业课就看了一页半,然而这本近20万字的课外闲书没忍住一口气(给看完了 现在还这么任性真的好吗????
评分和当年的思想与观念比起来,现今的我们,更多的是在退步。
评分讲真话,质朴好文。
评分和当年的思想与观念比起来,现今的我们,更多的是在退步。
评分知人论世,谈何容易。 二刷有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