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记(增订版)

上学记(增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何兆武 口述
出品人:
页数:297
译者:
出版时间:2016-3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11466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回忆录
  • 何兆武
  • 西南联大
  • 口述史
  • 知识分子
  • 传记
  • 民国
  • 近代史
  • 教育
  • 成长
  • 回忆
  • 童年
  • 自传
  • 家庭
  • 生活
  • 学习
  • 记录
  • 感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上学记》是著名学者何兆武先生的个人口述史。何先生生于1921年,在北平读小学和中学,在西南联大读大学和研究生,共七年,读过四个系,之后在清华大学任教。《上学记》写的就是何先生1949年的求学生涯,其中西南联大的七年是主要篇幅。何先生以治哲学史和思想史的思想底蕴,以谦和率真的学者姿态,以历史亲历者的回忆和感受,讲述在特殊的年代,尤其是抗战烽火中,一代人的青春和理想、知识和风雅。书出版后,好评如潮,当然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但何先生说:“为尊者讳、为贤者讳,并不是真正对人的尊重。一个人的思想本来是活泼的、与时俱进的,又何必一定要把它弄成一种思想上的木乃伊,让人去顶礼膜拜呢?”

对于今天的读者而言,《上学记》不止是一本口述史,更是一本打开历史之门、知识之门,乃至真理之门和思想之门的启蒙之书。当然,该书也因对某些老师的个人感受和真实评价而引发争议。

有评价将何兆武的《上学记》、齐邦媛的《巨流河》和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并称为“海峡两岸知识分子的必读书”。

作者简介

何兆武

1921年生,原籍湖南岳阳,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先后就读于土木、历史、哲学、外文四系。1956至1986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后,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译作有卢梭《社会契约论》、帕斯卡尔《思想录》、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罗素《西方哲学史》等,著有《历史理性批判散论》、《历史与历史学》等。

文靖

1975年生,本名文静,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哲学系,曾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编辑,现为自由撰稿人。

目录信息

修订版序言………………………………………………………………………………何兆武
序 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幸福和自由………………………………………………葛兆光
第一章 (1921-1939)
我的祖上没有名人
三民主义的少年兵
“一二·九”见闻
上学记·甲
1. 力矫时弊,以古为则?
2. 无事乱翻书
3. 天籁幻想
鬼子来了
返乡
也是故乡,北京
湖南印象
上学记·乙
1. 中央大学附中
2. 西洋教科书
3. 逃离“修道院”
第二章 (1939-1946)
上学记·丙:迁徙的城堡
1. 自由散漫的作风
2. 三个大学从来都“联”得很好
3. 自由,学术之生命力
4. 逃课、凑学分与窗外的聆听
5. 图书馆不是藏珍楼
6. 茶馆听吹牛,里根挂二牌
7. 兼职做教师
8. 闹恋爱?
9. “天人交感”下的人生转变
大学之谓:忆先生
1. 一包热情的闻一多
2. 民主人士张奚若
3. 战国派雷海宗
4. 吴晗印象
5. 冯友兰先生
6. 金岳霖先生
7. 中国通温德,白俄噶邦福
8. 曾昭抡先生
9. 数学系
10. 物理系
战火硝烟
“一二·一”运动
1. “打到孔祥熙!”
2. 一多先生被刺
3. 一个人的政治底线
五柳读书记
忆同窗
1. “科里红”何佶(吕荧)
2. 殷福生(殷海光)印象
3. 大才子王浩
4. 因言获罪的陈良璧
5. 老友郑林生
6. 高干子弟?
第三章 (1946-1950)
教书台湾
日日江楼坐翠微
上学记·丁:革大学习
零敲碎打
后记:把名字写在水上
增订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不知道这种判断是否正确,读出生于1940年以前中国人的回忆录,最突出的感受是,很多人都有一个信念:将来的世界会好的。 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就在小说《狂人日记》里借狂人之口说:“将来的世界容不得作恶的人居住”,吃人的事是不会再有了。谁能保证将来的世界容不...  

评分

从作者口述中说话的方式,及一些作品外的为人方式。可以推断他是一个实在而无太多功利的人,对各种事情心中有自己的看法与富含个人感情。这样的人讲故事,谁会不爱听呢? 看无功利的书,可以很轻松,我看它就只是随便翻翻,不过后来就不想放下了,没事时就会想到看它。题外话,...  

评分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南园》 文人骚客自古即是诗歌或是史传传诵的对象,但也是最无德的一群人,有人统计中国文人共同的卑鄙行为——相互攻讦、向上告密、陷害、捕风捉影、落井下石、作伪证、搞逼供信……直到根本莫...  

评分

躺在五色斑斓的书丛里,这绝对是一本不起眼的书,土黄色的封面,干净利落且不事张扬,也许某些方面正暗合了何兆武先生自在随和的个性。如若不是朋友的推荐,我可能永远不会有机会拿起它,不过如果真是那样,我的人生也定然会多上一笔遗憾,因为在这里,我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未...

评分

最近看了一票书,章诒和、张允和、谢泳等作者按说每一个我都比较熟悉,但却并没有产生特别强烈的写一些什么的愿望。很意外的是,手里的这本《上学记》,作者何兆武从前几乎没有听说过,还没读完,就很迫切地想记录下书中的一些东西。 喜欢作者的理由   王小波曾经在《...  

用户评价

评分

看过《中国在历史的转折点》,读起这本书来就比较容易了。每个人的处世观点都与他的经历有关,与他所处的时代相关,可以借鉴,不能复制。

评分

看过《中国在历史的转折点》,读起这本书来就比较容易了。每个人的处世观点都与他的经历有关,与他所处的时代相关,可以借鉴,不能复制。

评分

二刷。7年前读,仰慕联大,喜闻八卦,奉“无故乱翻书”为圭臬。7年后读,最入心的只一句,“世界上一切消逝的,都只是象征。”

评分

那个时候的大学才是大学 教授才是教授 学生才是学生

评分

看到提到19岁的汪曾祺,长发衣衫褴褛,吊儿郎当,会心一笑。看到不少段子,刘文典看不上沈从文,吴晗面对日军轰炸气度尽失,而且还是个二房东,整天想着抬高租金轰人走。“写在水上”其实是个很有历史的习语吧。感觉汪曾祺笔下的西南联大和何兆武笔下的西南联大确实有点不同。何兆武先生对旧社会的那个自由的氛围看来还是非常怀念的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