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回忆录:梅兰芳回忆录(套装共2册)》内容简介:20世纪50年代初,著名学者黄裳约请梅兰芳写自传体回忆录。梅兰芳利用演出的空隙,每天和许姬传谈话约两个小时,许速记下来后,由许源来核实、润色、修改,并配上插图、照片,三人经进一步磋商、研究、推敲、核对、修改后,于1952、1954年相继出版第一、二两集,书名为《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成为红极一时的畅销书。第三集的写作始于1958年,后因“文化大革命”被搁置,直到1981年3月才出版。本次出版的《梅兰芳回忆录》是三集全本,并加上记录梅兰芳赴日本表演经历的《东游记》。梅兰芳在书中回忆了他与京剧并肩成长、发展的历程,同时也记录了他演出之余的点滴体会和对京剧的改革创新。《名人回忆录:梅兰芳回忆录(套装共2册)》既是一部名人传记,也是一部民国京剧史。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艺名梅兰芳。汉族,出身于北京的梨园世家,被称为旦行一代宗师。他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他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享誉国内外,曾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摩那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61年在北京病逝,享年67岁。
http://gc-daniel-0318.spaces.live.com/blog/cns!B6826F6CF83C99E!2655.entry 2008/1/8 闲扯京剧体系 好象有个说法,世界戏剧三大表演体系,代表人物是三个人:苏联体验派的Konst-antinStanislavsky,德国表现派的Bertolt Brecht和中国演京剧的梅兰芳 有人说梅兰芳其实不能代...
评分《说说梅党》一文分剖详密,作者可谓深知民国历史与梨园典故,我读了很长见识。网络上文章转载大都不注明来源,这是无德的行为。我花了点时间查了查,此文应该来自“民为贵四世”的微博。民国名角大都有“党”,此“党”非政党,而是一种名人雅士自然结成的捧角儿的圈子,源头...
评分之前不了解戏剧理论的三大体系,也不了解梅兰芳,连《梅兰芳》这部电影都没看过(可惜的是,后来看再看却也没有带来太多触动了)因为一门选修课的原因接触到梅先生,也进而对梅派艺术,甚至是整个戏曲表演。在此过程中阅读了这本书,虽然略显仓促,但也有许多收获。 这是我读...
评分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逝世时,郭沫若曾为之赋诗一首,此诗亦用在了1962年拍摄的纪念梅兰芳逝世一周年的电影传记片《梅兰芳》中作为片尾曲。其诗云:“漫夸疏影爱横斜,铁骨凌寒笑腐鸦。沥血唤回春满地,天南海北吐芳华。仙姿香韵领群芳,燕翦莺簧共绕梁。敢信神州春永在,拼...
评分《说说梅党》一文分剖详密,作者可谓深知民国历史与梨园典故,我读了很长见识。网络上文章转载大都不注明来源,这是无德的行为。我花了点时间查了查,此文应该来自“民为贵四世”的微博。民国名角大都有“党”,此“党”非政党,而是一种名人雅士自然结成的捧角儿的圈子,源头...
老實說,有點煩。57年拍《霸王別姬》的時候,對虞姬的劍舞作的身段分解,真是內行看門道。
评分戏里戏外记了很多趣事,可读性很高。
评分豆瓣打卡第五百本,实际绝不止这个数。给不务正业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当田野访谈录和戏曲艺人口述史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起初对“无特点”的梅派无感,但了解背景后还是对艺术革新者心生敬意,梅先生真算得上德艺双馨了。京剧盛衰非一人之功过,从集体的行为中才能窥见时代的走向。书中关于某几出戏的表演分析十分细致,值得N刷,强推!
评分好看的
评分豆瓣打卡第五百本,实际绝不止这个数。给不务正业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当田野访谈录和戏曲艺人口述史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起初对“无特点”的梅派无感,但了解背景后还是对艺术革新者心生敬意,梅先生真算得上德艺双馨了。京剧盛衰非一人之功过,从集体的行为中才能窥见时代的走向。书中关于某几出戏的表演分析十分细致,值得N刷,强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