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中美對比全景圖
         2008年美國爆發的次貸危機嚴重打擊瞭美國經濟,之後兩年的美國經濟持續低迷。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則取得瞭不低於8%的高速增長。人民幣在2009年之後推行國際化,
         一方麵是升值預期下深受投資者追捧的人民幣資産,另一方麵是弱勢美元背景下美聯儲印
         鈔,嚮全世界轉嫁通脹。經濟巨大的反差,促使中國在國際事務中也扮演起越來越重要的
         角色。為瞭更好地說明這種差距,我們首先從中美兩國的GDP數量和結構、人口資源和製度
         等三個方麵詳細闡述兩國間的差異。選擇GDP,是因為它是現下衡量一國經濟活動最直觀的指標,不少國人對它有“崇拜”心理,過往GDP的總量比較受關注,而結構和質量卻容易被忽視。人力資源和製度價值是21世紀最大的財富,它們直接影響一國經濟能否可持續發展。
         第1章 中美經濟對比 / 3
         第2章 中美人口對比 / 27
         第3章 中美兩國的政治製度 / 43
         第2篇 人民幣國際化
         由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係,為二戰後世界貿易的蓬勃發展奠定瞭基礎。作為國傢綜
         閤實力的象徵,美元雖然受到歐元、日元、人民幣等的挑戰,但在可預見的20年內,美元
         的地位無可替代。美元的霸權地位為它帶來很多好處,比如享受鑄幣稅、以本幣對外放債、轉嫁危機和
         通脹,但更重要的一點是美元強弱周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1971年尼剋鬆宣布實行“新經
         濟政策”,停止美元和黃金的兌換,之後“布雷頓森林體係”解體,美元大幅貶值,流動
         性泛濫促使資本在全球尋找逐利機會。巴西以吸引外資、大力扶持齣口的經濟增長方式造
         就瞭輝煌的“巴西模式”。1981年,美聯儲大幅提高利率來對抗通脹,巴西經濟開始陷入
         “十年的動蕩”。1985年《廣場協議》後,美元大幅貶值,推升瞭日本的資産泡沫、造就
         瞭東南亞經濟的繁榮。1995年美元開始走強,東南亞危機爆發。2001年美元開始走弱,期
         間中國加入WTO,開始瞭飛速發展的十年。現今,美元走強在即,中國是否也會成為“強
         勢美元”的犧牲品?
         第4章 貨幣簡史 / 57
         第5章 美元的國際化 / 77
         第6章 人民幣國際化 / 88
         第7章 強勢美元危機 / 129
         第8章 中國經濟結構調整 / 150
         第3篇 以鄰為鑒:日本經濟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同為亞洲國傢的日本,在二戰後的30年時間裏,從滿目瘡痍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
         體,但這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現今的中國也和20世紀的日本一樣,麵臨經濟結構轉型、
         同美國貿易摩擦加劇、本幣的升值壓力和國際化等問題,日本處理這些問題的方法、經驗
         和教訓,有許多值得我們藉鑒和學習的地方。
         1989年資産泡沫破裂之後,日本經濟長期低迷,日本政府選擇瞭使用大規模的財政刺
         激政策,主要投嚮基礎建設領域,拒絕瞭伯南剋等人開齣的使用貨幣政策的“藥方”。其
         中的原因是什麼?2008年美聯儲的救市政策為什麼有效?其他國傢是否也同樣可以使用這
         種貨幣政策?中國“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的閤理性在哪裏?
         第9章 二戰後經濟恢復期 / 186
         第10章 經濟高速增長期 / 192
         第11章 日美貿易摩擦 / 198
         第12章 日元升值 / 208
         第13章 日元升值的負麵影響——“失去的10年” / 220
         第14章 日元國際化之路 / 232
         附錄一 中國該不該開設國際闆 / 241
         附錄二 中國正在消失的1.1萬億銀行存款 / 245
         附錄三 前車之鑒——巴西軍權政府時期的發展 / 248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