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砺锋,1949年生于江苏无锡。1966年毕业于苏州高级中学,后在农村插队务农十年。1984年10月在南京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是新中国的第一位文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宋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陆游研究会会长等职。著有学术专著五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杜诗是一座宝山,只要你深入其间,一定不会空手而归。然而杜诗又是一座重岩叠嶂、水深林茂的大山,如果没有详细的地图和富有经验的向导,你很难找准入山的门径,还容易在山间迷路。
本书著者莫砺锋教授在农村插队时就开始阅读杜诗,后得名师指点,从此精研杜诗二十年,又在大学讲授杜诗十余年,是一位入山颇深的游客,也已具备向导的资格。千家注杜,你选择哪几种杜诗注本呢?前人关于杜诗的评论汗牛充栋,各种观点议论蜂起,你如何甄别取含呢?前人关于杜甫生平的研究、杜诗的编年、杜诗的校勘、杜诗的文本分析以及以杜证杜等方面的丰富创获,你如何吸取其经验呢?杜诗学的研究已经达到相当高的学术水准,你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呢?凡此种种,莫砺锋教授都将在本书中为你娓娓道来。
本书是莫砺锋教授于2006年春季在南京大学教学楼301教室讲课的实录,深入浅出,引人人胜。现在就让我们翻开此书,随着莫砺锋教授一起走进杜诗这座宝山吧。
这是一门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十分优秀。前4讲讲历代注本的优劣,这部分我只看了前两讲。后8讲讲诗歌杜甫的生平创作背景,诗歌的释意和内涵。杜甫的思想和诗歌理论是我收获最大的,表现的研究方法,诗歌的技法是我未吸收的部分,如果是从事相关领域的人应该重视。看这本书时有一...
评分看的是电子版,不过有机会一定会收实体书。 原来在自己学校的时候上过唐诗与唐史的选修课,对比来看,比莫教授讲杜甫确实差太多了。杜诗讲演录一共只有十二讲,自然不可能容纳下杜甫几乎无限心灵的全部。然而莫教授选取的这些内容,却绝对是非常有助于读者进一步读杜的。对杜...
评分从前读宇文所安的书——请古典的学者们先别急于皱眉——他谈到了一首刘孝绰的《和咏歌人偏得日照》。诗是这样的:“独明花里翠,偏光粉上津。屡将歌罢扇,回拂影中尘。”宇文所安说,这是一首无聊的诗,而刘孝绰承认它的无聊。想来,它的“轻浮”、它的“毫不严肃”却使得整个...
评分后记 当我整理这部书稿时,先师程千帆先生在讲台上为我们讲授杜诗的景象时时浮现在我眼前,虽然千帆师已经离去整整六年了。 1979年9月,我考上了南京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开始在千帆师的指导下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我高中毕业那年适逢“文革”爆发,两年后下乡插队,先在江南种了...
评分从前读宇文所安的书——请古典的学者们先别急于皱眉——他谈到了一首刘孝绰的《和咏歌人偏得日照》。诗是这样的:“独明花里翠,偏光粉上津。屡将歌罢扇,回拂影中尘。”宇文所安说,这是一首无聊的诗,而刘孝绰承认它的无聊。想来,它的“轻浮”、它的“毫不严肃”却使得整个...
130517标的想读。比较赞,读杜者可引以为真正入门的选择!前四讲辨析了杜诗的目录学和文献学以及语文学的基本问题,进一步分析了杜诗的诸家宋注本和清注本,学古代文学老师第一节课若没有从版本和语文入手,那基本可以说这位老师是不合格的研究引介者了。接下来,讲杜诗可从文学史、诗体、思想评传、鉴赏等角度切入,莫砺锋此处尝试是从诗歌细读和主题和比较这三个角度结合来谈的,可谓得心应手。之前我导跟我说上他和葛晓音的杜诗课若不背诵,则终究是纸上谈兵,我还不太能理解。等到背了一些尤其是长诗之后,以及读了几家的注解之后,才真正感悟到其间的天壤之别,从历史、思想、格律等角度去把杜诗理解得丝丝入扣固然意义非凡,但若没有长期背诵记忆化为内在思绪情感的体验,则终归无法将天下一人级别的至高诗性涵养为自身生命的美学意境本体。
评分能研究也会讲。讲课的技巧尚且可以练习;研究的功力却不是简单的努力就可企及的。很喜欢的一本书,值得经常揣摩学习,让人感受到兴趣,亦受到鞭策。
评分前四章考据太有意思了,引人入胜,一个有自己独特逻辑思维和讲课方式的老先生。后几章是文本细读分析,粗略理解学术研究和文学欣赏的区别,从中能体会不同的美妙感受。
评分起码五年前读的了。
评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层次分明,非常好看。本以为前半部分关于版本校笺方面的内容会比较无趣,结果反而比单纯分析文本好看多了。比如在一些异文的选择上,作者将各家意见罗列开来,再进行逻辑分析,以审美和内证的方式进行判断,比推理小说还要精彩。杜诗入门,这本书不可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