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砺锋,1949年生于江苏无锡。1966年毕业于苏州高级中学,后在农村插队务农十年。1984年10月在南京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是新中国的第一位文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宋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陆游研究会会长等职。著有学术专著五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杜诗是一座宝山,只要你深入其间,一定不会空手而归。然而杜诗又是一座重岩叠嶂、水深林茂的大山,如果没有详细的地图和富有经验的向导,你很难找准入山的门径,还容易在山间迷路。
本书著者莫砺锋教授在农村插队时就开始阅读杜诗,后得名师指点,从此精研杜诗二十年,又在大学讲授杜诗十余年,是一位入山颇深的游客,也已具备向导的资格。千家注杜,你选择哪几种杜诗注本呢?前人关于杜诗的评论汗牛充栋,各种观点议论蜂起,你如何甄别取含呢?前人关于杜甫生平的研究、杜诗的编年、杜诗的校勘、杜诗的文本分析以及以杜证杜等方面的丰富创获,你如何吸取其经验呢?杜诗学的研究已经达到相当高的学术水准,你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呢?凡此种种,莫砺锋教授都将在本书中为你娓娓道来。
本书是莫砺锋教授于2006年春季在南京大学教学楼301教室讲课的实录,深入浅出,引人人胜。现在就让我们翻开此书,随着莫砺锋教授一起走进杜诗这座宝山吧。
非常不错,不愧大家! 读毕唯觉意犹未尽,课程既然是讲诗歌,对杜诗诗歌艺术性讲解分析的比重仍嫌少了;很期望莫先生再开讲席,集中讲解历代对杜诗的评、批,以及近现代的研究成果;整理出版,嘉惠学人,则为学林幸事! 至今仍对傅庚生讲解《咏怀古迹》昭君故里那首印象极深,...
评分从前读宇文所安的书——请古典的学者们先别急于皱眉——他谈到了一首刘孝绰的《和咏歌人偏得日照》。诗是这样的:“独明花里翠,偏光粉上津。屡将歌罢扇,回拂影中尘。”宇文所安说,这是一首无聊的诗,而刘孝绰承认它的无聊。想来,它的“轻浮”、它的“毫不严肃”却使得整个...
评分在本书第298页,《秋兴八首》中的第二首”画省香炉违伏枕“一句,莫先生解释为:”杜甫此时仍带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工部是属于尚书省的,可是他正漂流在外,他这个官职也仅是一个虚衔。事实上杜甫并不能到尚书省去值夜,所以说‘违’。‘违’是离开的意思,远离京...
评分非常不错,不愧大家! 读毕唯觉意犹未尽,课程既然是讲诗歌,对杜诗诗歌艺术性讲解分析的比重仍嫌少了;很期望莫先生再开讲席,集中讲解历代对杜诗的评、批,以及近现代的研究成果;整理出版,嘉惠学人,则为学林幸事! 至今仍对傅庚生讲解《咏怀古迹》昭君故里那首印象极深,...
评分看的是电子版,不过有机会一定会收实体书。 原来在自己学校的时候上过唐诗与唐史的选修课,对比来看,比莫教授讲杜甫确实差太多了。杜诗讲演录一共只有十二讲,自然不可能容纳下杜甫几乎无限心灵的全部。然而莫教授选取的这些内容,却绝对是非常有助于读者进一步读杜的。对杜...
扎实的学术著作,可惜让人怦然心动的地方不多。
评分醍醐灌顶。
评分扎实的学术著作,可惜让人怦然心动的地方不多。
评分mp3光盘版,挺好的,明天可以在公车上听!!!
评分庄严,瑰丽,永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