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莫言 小说 中国文学 一部共和国六十年生育史的缩影 计划生育 蛙、娃、娲 现实 中国
发表于2025-05-23
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2011年8月20日,莫言小说《蛙》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小说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讲述了姑姑——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在用生动感人的细节展示乡土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的同时,毫不留情地剖析了当代知识分子卑微的灵魂。在形象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的同时,成功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明、感人至深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 《蛙》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一部触及国人灵魂最痛处的长篇力作。
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年出生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农民家庭,小学五年级辍学回家务农。十八岁时,到县棉花加工厂做工。1976年2月应征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士、班长、教员、干事、创作员等职。1997年转业到报社工作。2007年10月调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84-1986)和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1989-1991),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2012年10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第一位获得此奖的作家。 1998年开始发表作品。
诺奖给莫言的作品定义为幻觉现实主义(Hallucinatory realism),内容更多是基于现实的梦境和幻想。不同于源自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Magic realism),作品包含鬼怪、巫术、神奇人物和超自然现象,带有印第安神话传说和土著传统观念的奇异、神秘、怪诞的色彩。
评分《蛙》的主题反映了一个作家、一个有人文关怀的作家的良心。莫言不是揭中国伤疤去获奖,而是他揭露了反人性的东西。我觉得,只要这种反人性的东西存在,则不分国籍和立场,都应该给予揭露和鞭挞!
评分很奇怪的是,这本书上就已经有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字样了,莫言获奖第二天我就在图书馆网站上查这本书了,就看到有馆藏并都已经被借出去了,话说那行字到底是神马时候打上去的啊好神奇~啊以上是题外话一,下面是题外话二:刚巧我看的前一本书里李仲生写中国人口和经济发展的论文时就曾提过,他认为从长远的经济、文化、人口素质等角度来看,无论是理论分析的结果,趋势发展的结果,还是算式计算的结果,都说明在控制人口、并不导致人口素质降低的前提下,两子化是最科学、最有利的。计划生育对控制人口确实起到了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但弊病也已经渐渐显现,从最根本的角度来看,其实是弊大于利的,因为它基本就只有一个利:控制了人口。
评分后半部分明显脱力。期待讨论会上大家能够说些什么。中国的这些文革题材小说真的大同小异。
评分前三部分精彩,后面忽然接不上气了。
理性与感性--读莫言的《蛙》 在金秋十月,中国文坛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的获奖,引发了全民大讨论。有人喜之,有人怒之,有人酸之,有人乐之;有人认为莫言获奖是中国的幸事;有人认为莫言不够资格,中国有比他更好的作家;有人认为莫言应该...
评分莫言的想象力和语言一直算不错的,这本书里用的意象也不错,颇具想象力。用阿城的话说,莫言在高密一个人野出来的,知识体系比较不同。所以不容易落俗套。 结构方面没什么好说的,很多人攻击他以前用章回体太落后,不求上进,我觉得挺扯淡的,他这篇不用章回体...
评分莫言的《蛙》,因为有朋友赠我,于是抓紧时间看了。 《蛙》的故事通俗易懂,结构上虽然用书信体和最后复合一个剧本来形成情绪的重奏,但讲述方式和语言都是平凡的,情节发展脉络完全按时间线走,甚至普通的倒述插述闪回都通通没用,读起来非常不费力气,这是让我很惊讶的地方...
评分这是我第一次看莫言的小说,久闻其名被称为中国文坛上最应该拿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蛙》是我看他的第一本小说。在中国,好的作家都扎根在乡村的土壤中,扎根在家乡的故土。闻着土地上熟悉的泥土香,写着冒着土气的话,在我眼里,那样的小说读起来才有味,才厚重。 ...
评分莫言的想象力和语言一直算不错的,这本书里用的意象也不错,颇具想象力。用阿城的话说,莫言在高密一个人野出来的,知识体系比较不同。所以不容易落俗套。 结构方面没什么好说的,很多人攻击他以前用章回体太落后,不求上进,我觉得挺扯淡的,他这篇不用章回体...
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