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繁(1880—1946),1906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中国史学科,文学博士,东京大学文学部教授。他是日本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开拓者,主要著作有《中国经济史考证》、《中国社会经济史概说》、《唐宋时代金银之研究》等。1927年《唐宋时代金银之研究》获得日本学士院赏,1944年中国联合准备银行组织人员翻译印行中译本。鉴于此书时中国货币史尤其是金银货币史的研究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华书局现根据1944年译本重印出版。原译本系繁体竖排,此次重印改为简体横排,并改正了一些明显的错讹之处。原译本引文多采用折句形式,不同于今天通行的规范标点符号,引用的古籍也与今天通行的标点整理本多有不同。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的确让国人惭愧啊~
评分作者以唐宋时代的金银使用为研究对象,揭示了中国金银货币化的初始时间。金银能够从原本不具备货币职能,到成为仅限于上层阶级流通的货币,到最终成为整个社会的通用货币,其转折点在于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导致的通货需求增加的结果。政府铸造的铜钱的不充足与新发行的纸币无威信,以及金银在大额结算和长途贸易方面的优势促进了金银货币需要的增加。而宋代金银尤其是银的供给量增大,则使得金银的货币化成为可能。唐宋时期所使用的金银皆系地金而无铸货,虽然也有金银钱这样的铸币,但仅为上层玩物,巨大的铸造费用和可能导致的劣币驱逐良币阻碍了金银铸币的产生,使得金银始终是作为秤量货币而非计数货币,影响了后世金银的使用。而唐宋时期的金银铺等所具备的金银器制造买卖与兑换及金银地金铸造、鉴定等作用则为日后中国银行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评分的确让国人惭愧啊~
评分的确让国人惭愧啊~
评分作者以唐宋时代的金银使用为研究对象,揭示了中国金银货币化的初始时间。金银能够从原本不具备货币职能,到成为仅限于上层阶级流通的货币,到最终成为整个社会的通用货币,其转折点在于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导致的通货需求增加的结果。政府铸造的铜钱的不充足与新发行的纸币无威信,以及金银在大额结算和长途贸易方面的优势促进了金银货币需要的增加。而宋代金银尤其是银的供给量增大,则使得金银的货币化成为可能。唐宋时期所使用的金银皆系地金而无铸货,虽然也有金银钱这样的铸币,但仅为上层玩物,巨大的铸造费用和可能导致的劣币驱逐良币阻碍了金银铸币的产生,使得金银始终是作为秤量货币而非计数货币,影响了后世金银的使用。而唐宋时期的金银铺等所具备的金银器制造买卖与兑换及金银地金铸造、鉴定等作用则为日后中国银行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