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瞭
漫長的路
我的第一本書
揀麥穗
誰生活得更美好
愛,是不能忘記的
過不去的夏天
人妖之間
附錄1:她捧齣的是兩顆純潔的心
附錄2:試談《愛,是不能忘記的》的格調問題
附錄3:“倘若真有所謂天國……”
張潔(1937~)當代女作傢。原籍遼寜,生於北京,讀小學和中學時愛好音樂和文藝。
1960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計劃統計係,到第一機械工業部工作。1978年發錶第一篇小說《從森林裏來的孩子》,獲同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奬。翌年加入中國作協。1982年加入國際筆會中國中心,並隨中國作傢代錶團赴美國參加第一次中美作傢會議。任北京市作協副主席。
著有作品集《張潔小說劇本選》,小說散文集《愛是不能忘記的》、《方舟》,小說集《祖母綠》,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獲全國第2屆茅盾文學奬,曾被譯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種文字齣版)。《隻有一個太陽》,散文集《在那綠革地上》以及《張潔集》等。
張潔獲意大利1989年度“瑪拉帕爾帝”國際文學奬。她的《誰生活得更美好》、《條件尚未成熟》分獲1979年、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奬;《祖母綠》獲全國第3屆優秀中篇小說奬,短篇小說《有一個青年》改編拍攝成電視劇播映,張潔以“人”和“愛”為主題的創作,常引起文壇的論爭。她不斷拓展藝術錶現的路子,作品以濃烈的感情筆觸探索人的心靈世界,細膩深摯,優雅醇美。
知道有多久没有看种有些“左”的文章了。 曾经是个彻头彻尾的左派。。。喜欢鲁迅和萧红,喜欢傅雷翻译的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和《巨人三传》,喜欢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相信为了追求精神的完美,所承受的肉体的痛苦会带来升华。。。。相信忍受寂寞...
評分这是朋友推荐看的文,第一次看它,是在20岁时,在那个年纪,只是为这种精神上的爱感动,这是怎样的感情,能够耐住时间。。6年过去,只因为与文中的孩子相近的年岁,更多的就像是自己感情上的写照。也是相同的焦躁,相同的守望,相同的呐喊“要耐心地等待着,等着那呼唤...
評分知道有多久没有看种有些“左”的文章了。 曾经是个彻头彻尾的左派。。。喜欢鲁迅和萧红,喜欢傅雷翻译的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和《巨人三传》,喜欢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相信为了追求精神的完美,所承受的肉体的痛苦会带来升华。。。。相信忍受寂寞...
評分那个时候张洁应该还年轻吧。岁月没有在她身上留下痕迹。她可以梦想。于是,她说,爱可以这样,是如此难以忘记。 我也不明白为什么第一眼看这文章就喜欢上了,而且喜欢了很多很多年。 每次再看,依然会有相同感悟。后来才明白,我也可以如那位母亲一样。遥远的惦记一个人,而不...
評分这是朋友推荐看的文,第一次看它,是在20岁时,在那个年纪,只是为这种精神上的爱感动,这是怎样的感情,能够耐住时间。。6年过去,只因为与文中的孩子相近的年岁,更多的就像是自己感情上的写照。也是相同的焦躁,相同的守望,相同的呐喊“要耐心地等待着,等着那呼唤...
人心越來越浮躁,標準越來越物質,愛情越來越脆弱,於是張潔的這部小說有瞭如此大的警醒作用。文中那位堅強的母親,一生與她所愛的人相處的時間不到二十四小時,但是卻保持瞭內心一份堅定的守候,將這一份愛戀深深地轉化成瞭一種信仰。這位母親的愛,沒有懷抱的溫暖,沒有相守的甜蜜,沒有日夜的相伴,有的隻是空虛寂寞的守候,強行抑製的感情。可是這位母親沒有退縮,沒有放棄,從如火的青春到淡泊的暮年,她用自己一生的守候,來證明瞭愛情的堅貞,用自己一生的等待,等來瞭一個看似悲傷卻又圓滿的結局。
评分所有父母和所有女孩都應該看看這一篇,有種《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2.0版本的感覺,兩人緘默無聲精神相戀,白發顯得深情,歲月再蹉跎也變得柔情瞭。 kindle下的整本書隻有《愛,是不能忘記的》這一篇是怎麼迴事?
评分人在年輕的時候,並不一定瞭解自己追求的、需要的是什麼,甚至彆人的起哄也會促成一樁婚姻。
评分壓抑的六七十年代過去後,作者恨不得三百六十度無死角傾訴心靈的角角落落。讀完整本覺得過分膩味,無節製抒情到瞭失真的地步。也沒有齣現驚艷的句子來清清腦,但對於當時的文學環境來看,還是足以蕩滌心靈的。
评分隻讀瞭《愛,是不能忘記的》這個單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