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號公路》是為一條公路而書寫的心靈散文。66號公路,自芝加哥的密歇根湖岸起始,橫穿八個州、跨三個時區抵達洛杉磯的聖莫妮卡海灘,全長近4000公裏。沿途聚集著美國最著名的自然風光與人文勝跡。作者的旅程從芝加哥開始,一人、一車、一相機,嚮西南方嚮斜穿美國全境,曆時24天 ,抵達洛杉磯。一路精彩盡收眼底。
本書以八個州作為空間分野,以“一天”作為時間單元。親曆性書寫,自然、人文、際遇,文字與圖片互為見證。從天空到天空,從土地到土地,從大海到大海,從人們到人們。一條路可以給你的,66號公路都能給你。
從來沒有一條路,像美國的66號公路這樣傳奇——它拯救過大蕭條時期成韆上萬的美國失業工人,它充當過二戰時期的軍資命脈,它催生瞭《憤怒的葡萄》等一係列的文學作品,它曾是美國流行文化符號,它還是美國西部片不可或缺的背景元素。66號公路非常深刻的影響瞭美國的曆史文化。
【勒卡人文】第一部:《夏布埃爾的薰衣草》,作者昂放。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573803/
【勒卡人文】第二部:《我們的國傢公園》,作者約翰·繆爾,譯者郭名倞。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1505557/
【勒卡人文】第三部:《這個星球上最動人的名著》(6捲本)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1591817/
【勒卡人文】第四部:《66號公路》,作者昂放。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945864/
昂放
加拿大華人作傢、攝影傢。生於中國。旅居加拿大、美國、法國。 大學時即開始記者生涯。從事過報紙、廣播、電視等行業。四麵八方的生活。之後,決定遠行。不斷遠行。攝影,寫作,自由。“路”是他的宗教,就像《66號公路》裏說的那樣,他相信“總有什麼,在路的盡頭。”
刚刚送给儿子一本儿童地图绘本,其中在介绍北美洲的时候,66号公路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一共只有40页的书中,“66号公路”就足足占据了两页之多。而在绘本地图中,沿着66号公路我看到了许多在昂放的《66号公路》中提到并拍摄下来的画面。将66号公路看做美国的图腾,我想其...
評分一条路 一段历史 一种文化 66号公路见证了美国的历史兴衰 路上的几座城镇既是路标又是活着的历史见证 遇到的几个人 听说的几件事装饰了你的记忆 你也装饰了别人的记忆 中国的历史比美国悠久 地域比美国广大 有故事的路却是不多
評分作者使用哈苏和莱卡,一路走一路拍。但我不理解,这样一本游记性质的书,不用全彩也就罢了,内页的黑白纸张质量如此之差,那些具有复古味道的景色模模糊糊,几乎到了需要靠想象补充的程度。真是白瞎了哈苏和莱卡。 很多人诟病的文风,我觉得别有一番风味。作者加拿大华人,可能...
評分拿到书的第一反应是找一个爱人,然后与他一起去走这一条全世界最有文艺范儿的公路,一路看下去,却有了改变:我想在66号公路上开一家烟火气强烈的人家店铺。 “把青春献给身后那座辉煌的都市,为了这个美梦,我们付出着代价。把爱情留给我身边最真心的姑娘,你陪我歌唱,陪我...
評分从地图上看,美国的66号公路就像一条巨龙,从芝加哥一路蜿蜒直抵洛杉矶。在美国人心中,这是一条必须要踏上旅程的公路,所以人们亲切得称它为“母亲之路”。这让我想起国人对西藏的向往,单车进藏,摩托进藏,人们对于朝圣的渴望从不曾停歇。从上海到拉萨,4221公里,从北京到...
很想親自體驗一把傳奇的66號公路
评分看得懂的人自然看得懂,看不懂的,不解釋。
评分其實作者文筆還是不錯的,一本自戀的大夢書。
评分零散的自駕遊流水賬,那些零碎的詞匯和句號不斷齣現的時候鬧鍾浮現的都是奄奄一息的作者。還是想要看狂野的66號
评分文筆像男版的安妮寶貝。。。可是旅途仍然好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