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老师久困都市,偶然中决定打破生活惯性去骑行川藏线。2013年7月她独自从北京出发,以成都为起点,沿川藏南线骑行24天到达拉萨。途中经历高反、摔车等事故,并不时与各支队伍相伴前行,分分合合,直至组建自己的队伍。本书在讲述这段真实经历后反思道:“其实,我们从不知道人生中有谁来相伴,我们从不知道彼此能够相伴多久,我们从不知道是谁将在终点相伴,就像骑行在川藏线上”。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户外运动的美好、风险和每个人在路上的成长。
猫老师(真名:倪晓宁),女,一个单纯的漫游者和探索者,从工科学士变成经济学博士,从军人变成教师,从工程师变成大学教授。1988年考入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1992年毕业,后从军;2001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03年和2006年分获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后从教。现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
许多人都曾想出去旅行,常常会说“在不疯狂,我们就老了,要进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可大多数人都是在那说说而已,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人呢?我们常会因为家庭负担、工作压力等等原因,使我们感到生活疲惫,也慢慢的迷糊了活着的意义。那我们何不出去走走呢,看不一样的风景...
评分那年夏天,听闻猫老师要骑行川藏线,便起了好奇心:近来很多人热衷于骑行,热衷于入藏,究竟为何?这一路会有怎样的故事和曲折? 然而,在碌碌的生活中,这些许的想法很快被淹没了。 看 ,这就是生活中大多数人的惰性。在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中消磨掉探索的激情和欲望。我们忙于...
评分那年夏天,听闻猫老师要骑行川藏线,便起了好奇心:近来很多人热衷于骑行,热衷于入藏,究竟为何?这一路会有怎样的故事和曲折? 然而,在碌碌的生活中,这些许的想法很快被淹没了。 看 ,这就是生活中大多数人的惰性。在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中消磨掉探索的激情和欲望。我们忙于...
评分对于每天朝九晚五或者有一份固定工作的人来说,川藏骑行都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不仅需要充裕的时间和一定的经济能力,还要有充沛的体力和完美配合的团队。但是看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这种想法。 猫老师,一位年过40的大学女老师,左脚踝有伤,却能在不长的时间内准备充分,并...
评分一月初的时候,猫姐突然对我说,我送你一本书吧。我知道,是猫姐的新书《谁将伴我到终点》出版了,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猫老师川藏骑行记”。从她开始着手写,到几番修改,到确定封面,再到确定书名,最后定稿,出版,一路走来我们都关注着,满怀期待。猫姐在送给我的签售...
很佩服猫老师的勇气,就这么去骑行川藏线了,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美丽的照片,接着还有这本很有意思的书
评分挺勇敢的, 但是文笔不好。
评分挺勇敢的, 但是文笔不好。
评分路,既是道,往来通行的地方。路,自古坚者强开,非凡者开拓。2013年雨季,倪姐踏上了一次前路漫长的旅途,脚步一直追逐着目睹不尽、应接不暇的大好河山,让自己的血脉融入大自然的脉动之中。上路了,路就在风景里。路上让人思考所得的东西是深入肺腑的,从未忘记捕捉不同地域带给人心跳的画面,将近三十天的峥嵘岁月里,风景虽变,可长路不绝,志气不销俞烈。习惯让我们思考长路的美好,习惯也使我们想象未知的世界。我们用野蛮的行迹呼唤温婉的文字,记录下渐进终点的旅途,一路锻磨终有所依的气魄。感谢倪姐的《谁将伴我到终点》,这些记载往昔与美好的文字,正如散落在山坡上的青草,雄伟的希望拔地而起。 未来,我们一如既往地跋涉在去往前方的路上。路无涯,脚步不止,心无止境,生生不息。
评分我们很多人都有远行的雄心壮志,我们也会遇到路上的很多人,我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把他们记下来,绝大多数已经走出了我的人生,留在记忆里的正跋涉在远行之路。我们彼此挥手告别,彼此寒暄,绝大多数,我们不再相见! 在未遇见你们之前,我无法得知我将去往何处,在风雨飘摇中跌跌撞撞,我看到了你们走后留下的脚印,但我只看到眼前,无法得知你们去往何处……因而,我便彷徨张望,目睹山川冰河,阅览绿水青山,我大胆臆断我终究会赶上你们,引领后来者。时日久了,我已熟识自然万物,不再因叶落而自我萧瑟,不再因天灰而自我压抑,等我觉得已心旷神怡游与万物时,才领悟到我们都是后来者,我们一起赶往一个终点,岁月就在《谁将伴我到终点》,等每一个路上的行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