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經濟

江村經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費孝通,1910年11月2日生於江蘇吳江。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我國著名的社會學傢、人類學傢、民族學傢和社會活動傢。4歲起在母親創辦的濛養院開始接受正規教育。就讀於東吳大學醫預科、燕京大學社會學係、清華大學研究院,後留學英國倫敦經濟政治學院。其所著的《江村經濟》被認為是我國社會人類學實地調查研究的一個裏程碑。論著甚豐,主要著作有:《江村經濟》(英文版,1939)、《祿村農田》(1943)、《生育製度》(1947)、《鄉土中國》(1948)、《鄉土重建》(1948)、《從事社會學五十年》(1983)、《費孝通社會學文集》(1985)、《記小城鎮及其他》(1986)、《邊區開發與社會調查》(1987)、《費孝通民族研究文集》(1988)《行行重行行——鄉鎮發展論述》(1992)、《費孝通文集》(1999)等,論文多篇。1980年3月,國際應用人類學會授予他該年度馬林諾夫斯基名譽奬;1981年11月,英國皇傢人類學會嚮他頒發瞭該年度赫胥黎奬章。

出版者:江蘇人民齣版社
作者:費孝通
出品人:
頁數:385
译者:戴可景
出版時間:1986/10
價格:3.7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費孝通 
  • 社會學 
  • 人類學 
  • 鄉村 
  • 中國 
  • 經濟學 
  • 江村經濟 
  • 經濟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观察中国农民的生活 ——读费孝通的《江村经济》 国情论在中国很流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国情的真正认识与把握至今还是很有限的。我前段时间思索出“两个逻辑”,即知识界的认知,以及实践层面的实践,两个逻辑并行不悖,偶有交汇,极端时便是相互抨击,而后又我行我素。...  

評分

估计我的书评也没有什么期望值吧。首先是觉得 【读品】微群 的 #1人1月1书1评#的活动很好,其次是反省自己读书多咀嚼不够,很多经典没有得其精要。写书评是实现“慢读”的个人方式。 之前听到一些目前活跃的学者都推崇此书“对自己影响很大”。读完以后我设想这种影响主要有...  

評分

经常有一些朋友让我推荐些书。除了谢谢他们信任,于我,列书单,真的是件很难的差事。每本书都有或多或少的价值和意义,列或不列任何一本书,都得小心取舍一番,又因为读者的背景和期望不同,你很难列出一张针对任何人的书单。再加上,我的学识和阅读有限,实在不想好为人师。...  

評分

評分

正在写农业部分,又翻出来读了一下,在30,40年代,费的笔下就记录了后来成为研究热门的各个主题,那么,从江村,又能走向何方? 不管是在政治学,还是经济学,还是社会学,XX学等各个领域,都能听到关于农耕文化的传说,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中国是一个...  

用戶評價

评分

看的電子書

评分

能夠客觀描述,並找對角度進行分析,就是好論文!

评分

1、《江村經濟》一篇的第十、十一、十二章值得仔細讀,聯係當下中國的“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改革、戶籍製度改革、城鎮化、養老保險改革”等關鍵詞,這些八十年前的文字依然有指導意義。未來,“流民”(盡管我不想使用這個詞)將是值得特彆關注的群體。2、《重訪江村》透齣被迫害氣息,但學者的專注與執著也還在。3、《三訪江村》就嗬嗬瞭。

评分

早點讀,也許收獲會更大。二十世紀初的農村和二十一世紀初的農村,真的是舊貌換新顔瞭嗎?我看未必,從中讀齣瞭熟悉感。

评分

本版應為國內中文首版,恰好是費孝通吳江開弦弓村調查五十周年時。遙想當年,費孝通年僅26歲,原本是風華正茂,新婚燕爾,誰想到攜妻赴廣西瑤山社調,竟遭逢不幸,妻亡己傷,返鄉養傷散心之餘纔有瞭江村調查,抵英後完成並發錶,齣版時題獻給亡妻王同惠。本書如今已是社科領域的經典著作,是研究20世紀上半葉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文獻。敏銳的費孝通在書中一針見血地指齣農村問題的根源是“農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維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國農村真正的問題是人民的飢餓問題。”並提齣“最終解決中國土地問題的辦法不在於緊縮農民的開支而應該增加農民的收入”和“恢復農村企業是根本的措施”這樣的思路。最後他斷言:“一個嶄新的中國將齣現在廢墟之上。”如此真知灼見令人嘆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