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費孝通 社會學 人類學 鄉村 中國 經濟學 江村經濟 經濟
发表于2025-04-29
江村經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費孝通,1910年11月2日生於江蘇吳江。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我國著名的社會學傢、人類學傢、民族學傢和社會活動傢。4歲起在母親創辦的濛養院開始接受正規教育。就讀於東吳大學醫預科、燕京大學社會學係、清華大學研究院,後留學英國倫敦經濟政治學院。其所著的《江村經濟》被認為是我國社會人類學實地調查研究的一個裏程碑。論著甚豐,主要著作有:《江村經濟》(英文版,1939)、《祿村農田》(1943)、《生育製度》(1947)、《鄉土中國》(1948)、《鄉土重建》(1948)、《從事社會學五十年》(1983)、《費孝通社會學文集》(1985)、《記小城鎮及其他》(1986)、《邊區開發與社會調查》(1987)、《費孝通民族研究文集》(1988)《行行重行行——鄉鎮發展論述》(1992)、《費孝通文集》(1999)等,論文多篇。1980年3月,國際應用人類學會授予他該年度馬林諾夫斯基名譽奬;1981年11月,英國皇傢人類學會嚮他頒發瞭該年度赫胥黎奬章。
除瞭《江村經濟》,還有《重訪江村》、《三訪江村》、《共産黨領導下的中國農民生活》,基本上集齊瞭費和主要研究者對開弦弓村樣本的研究成果,堪稱後世典範。
評分1、《江村經濟》一篇的第十、十一、十二章值得仔細讀,聯係當下中國的“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改革、戶籍製度改革、城鎮化、養老保險改革”等關鍵詞,這些八十年前的文字依然有指導意義。未來,“流民”(盡管我不想使用這個詞)將是值得特彆關注的群體。2、《重訪江村》透齣被迫害氣息,但學者的專注與執著也還在。3、《三訪江村》就嗬嗬瞭。
評分此版本含江村經濟、重訪江村(兩篇)、三訪江村和共産黨領導下的農民生活
評分齣乎意料得並不繁復,娓娓道來式的論文。馬林諾夫斯基指導之作。想想大學,在中國做人類學研究是否會免不瞭陷入一種文化或製度的自信中去?
評分本版應為國內中文首版,恰好是費孝通吳江開弦弓村調查五十周年時。遙想當年,費孝通年僅26歲,原本是風華正茂,新婚燕爾,誰想到攜妻赴廣西瑤山社調,竟遭逢不幸,妻亡己傷,返鄉養傷散心之餘纔有瞭江村調查,抵英後完成並發錶,齣版時題獻給亡妻王同惠。本書如今已是社科領域的經典著作,是研究20世紀上半葉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文獻。敏銳的費孝通在書中一針見血地指齣農村問題的根源是“農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維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國農村真正的問題是人民的飢餓問題。”並提齣“最終解決中國土地問題的辦法不在於緊縮農民的開支而應該增加農民的收入”和“恢復農村企業是根本的措施”這樣的思路。最後他斷言:“一個嶄新的中國將齣現在廢墟之上。”如此真知灼見令人嘆服。
估计我的书评也没有什么期望值吧。首先是觉得 【读品】微群 的 #1人1月1书1评#的活动很好,其次是反省自己读书多咀嚼不够,很多经典没有得其精要。写书评是实现“慢读”的个人方式。 之前听到一些目前活跃的学者都推崇此书“对自己影响很大”。读完以后我设想这种影响主要有...
評分婚事从简?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大操大办一度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相声演员们还专门拍过一部电影来讽刺这种风气。我一直以为这是中国农村的传统陋习,现在看来,问题并非这样简单。 费孝通观察到,在协商婚事时,女方会提出极高的彩礼要求,而男方则...
評分 評分1936年夏,一位刚从清华毕业的年轻人在太湖边的一个普通中国农村住了下来。一个月后前往英国求学,在上海到威尼斯的邮轮上他写下了这篇论文的第一行字“献给我的妻子王同惠”。涛涛海浪和对半年前大瑶山调查中牺牲的前妻的思念见证了《江村经济》的诞生。这个年轻人叫费孝通,...
評分«江村经济»是一部对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太湖边一个普通乡村-开弦弓村的社会学调查报告,在此之前,人类学的调查往往乐此不疲的选择偏远地区和低级社会样本,而«江村经济»选择了一个大国的、当前的、现实的、以及作者自身成长的社会区域进行调查,体现了人类学对于社...
江村經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