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地理形態與演變

中國文學地理形態與演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復旦大學
作者:梅新林
出品人:
頁數:1038
译者:
出版時間:2006-10
價格:65.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30905072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文學地理學
  • 文化
  • 古典文學
  • 地理學
  • 曆史
  • 中國古典文學
  • 中國文學地理形態
  • 文學演變
  • 地理與文學
  • 地域文化
  • 中國文學
  • 空間形態
  • 文化地理
  • 曆史演變
  • 地域文學
  • 文學空間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基於反思中國文學研究現狀與重構一種時空交融的新型文學史研究範式的雙重需要,《中國文學地理形態與演變》以創立中國文學地理學為學術宗旨,以具有原創性意義的“場景還原”、 “版圖復原”之“二原”說為理論支撐,力圖通過文學與地理學的跨學科研究,深入揭示中國文學地理的錶現形態與演變規律,係統建構起中國文學地理學的學術體係。鑒於此,《中國文學地理形態與演變》重點圍繞決定和影響中國文學地理最為關鍵的五大要素,即從文學傢籍貫分布的“本土地理”齣發,依次嚮流域軸綫、城市軸心、文人流嚮等三個層麵展開,最後歸結為“區係輪動”模型及演化的探討。全書博采數據統計、邏輯推繹、時空還原、交叉綜閤等多重方法,力求宏觀思辨與實證分析相統一,資料翔實,體大慮周,對於推進中國文學研究的學科交融與學術創新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序導論 一、選題宗旨 二、學術迴顧 三、理論構想 四、體係建構 五、研究方法第一章 本土文學的地理變遷 第一節 先秦文學地域化的漸進曆程 一、族團性“文學創作”時期的地域分布 二、集體性“文學創作”時期的地域分布 三、個體性“文學創作”時期的地域分布 第二節 秦漢至南北朝著名文學傢地域分布 一、秦與西漢時期著名文學傢地域分布 二、東漢時期著名文學傢地域分布 三、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傢地域分布 四、西晉時期著名文學傢地域分布 五、東晉十六國時期著名文學傢地域分布 六、南北朝時期著名文學傢地域分布 第三節 隋唐至南宋著名文學傢地域分布 一、隋代著名文學傢地域分布 二、唐代前期著名文學傢地域分布 三、唐代後期著名文學傢地域分布 四、五代時期著名文學傢地域分布 五、北宋與遼代著名文學傢地域分布 六、南宋與金代著名文學傢地域分布 第四節 元明清著名文學傢地域分布 一、元代著名文學傢地域分布 二、明代著名文學傢地域分布 三、清代著名文學傢地域分布第二章 流域軸綫與文學地理 第一節 本土文學地理與流域軸綫 第二節 黃河流域文學軸綫 一、黃河流域文學軸綫的先發優勢 二、自西徂東之第一波 三、自西徂東之第二波 四、自西徂東之第三波 五、自西徂東之第四波 第三節 長江流域文學軸綫 一、長江流域文學軸綫的次發優勢 二、中遊突破之第一波 三、聚閤下遊之第二波 四、聚集下遊之第三波 五、聚集下遊之第四波 第四節 珠江流域文學軸綫 一、珠江流域文學軸綫的後發優勢 二、以非本土文學傢為主體之第一波 三、以本土文學傢為主體之第二波 第五節 運河流域文學軸綫 一、運河流域文學軸綫的“交通”優勢 二、南北分叉之第一波 三、南北直貫之第二波 第六節 流域文學軸綫與濱海連綫第三章 城市軸心與文學地理 第一節 流域文學軸綫與城市軸心 一、流域文學軸綫與城市分布 二、城市軸心體係的模式與層級 第二節 雙都文學軸心之一:首都 一、首都在文學地理中的主軸心功能 二、黃河流域東西移動的首都文學軸心 三、兩河流域交互移動的首都文學軸心 四、運河流域南北移動的首都文學軸心 第三節 雙都文學軸心之二:陪都 一、陪都在文學地理中的副軸心功能 二、與首都呈東西走嚮的陪都文學軸心之一 三、與首都呈東西走嚮的陪都文學軸心之二 四、與首都呈東西走嚮的陪都文學軸心之三 五、與首都呈南北走嚮的陪都文學軸心 第四節 區域中心城市的文學軸心功能 一、諸侯國各都城區域中心城市與文學軸心 二、州郡製下的區域中心城市與文學軸心 三、道路製下的區域中心城市與文學軸心 四、行省製下的區域中心城市與文學軸心 第五節 邊地城市的發展與文學“邊界”的拓展 一、邊地城市與文學“邊界”:全方位拓邊型 二、邊地城市與文學“邊界”:局部性拓邊型 第六節 江南市鎮的文化積纍與文學活動 一、江南市鎮的商—士轉型途徑 二、江南市鎮的文人群體聚閤 三、江南市鎮的文學活動空間 四、江南市鎮文學的特點與意義 第七節 城市空間布局與文學活動舞颱 一、城市空間布局的原則及實踐變化 二、城市文學活動的空間分布與重心轉移第四章 文人流嚮與文學地理 第一節 城市文學軸心與文人群體流嚮 一、“京都情結”與文人群體流嚮 二、文人群體流嚮的趨勢、動力與圖式 第二節 嚮心型的文人群體流嚮 一、求學與嚮心型文人群體流嚮 二、應舉與嚮心型文人群體流嚮 三、仕進與嚮心型文人群體流嚮 四、授業與嚮心型文人群體流嚮 第三節 離心型的文人群體流嚮 一、隱逸與離心型文人群體流嚮 二、流貶與離心型文人群體流嚮 第四節 交互型的文人群體流嚮 一、遊曆與交互型文人群體流嚮 二、遷居與交互型文人群體流嚮 第五節 文人群體組閤與文學流派第五章 文學地理的區係輪動 第一節 文人群體流嚮與文學區係輪動 第二節 西北嚮東南的第一次區係輪動 第三節 西北嚮東南的第二次區係輪動 一、西周時期三秦—中原區係的連動 二、春鞦時期嚮齊魯核心區係的東遷 三、戰國時期齊魯與荊楚核心區係的呼應 第四節 西北嚮東南的第三次區係輪動 一、秦西漢三秦—中原核心區係的再次連動 二、東漢時期中原核心區係的內聚與擴散 三、三國時期中原核心區係的內聚 四、西晉時期中原核心區係的繼續內聚 五、東晉時期嚮吳越核心區係的南遷 六、南朝時期吳越核心區係的內聚 七、十六國北朝時期內外區係的三嚮流動與東西對應 第五節 西北嚮東南的第四次區係輪動 一、唐代前期三秦—中原核心區係的再次連動與外擴 二、唐代後期三秦—中原區係連動的調整與南移 三、五代時期核心區係的南移與擴散 四、北宋時期中原核心區係的高度內聚與頻繁外移 五、南宋時期嚮吳越核心區係的再次南遷 六、遼金時期“外圈”文學區係的拓展與內移 第六節 東西嚮南北的第五次區係輪動 一、元代燕趙—吳越核心區係的對峙、對流與南移 二、明代吳越—燕趙核心區係的再次連動與南移 三、清代燕越—吳越核心區係的繼續連動及東遷主要徵引文獻及參考書目後記一後記二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创立一门新学科,谈何容易   郑夭夭   《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梅新林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1038页,65.00元   学术发展到今天,如果有人提出要创建一个新的学科,无疑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基于反思中国文学研究现状与重构一种时空交融的...

評分

创立一门新学科,谈何容易   郑夭夭   《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梅新林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1038页,65.00元   学术发展到今天,如果有人提出要创建一个新的学科,无疑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基于反思中国文学研究现状与重构一种时空交融的...

評分

创立一门新学科,谈何容易   郑夭夭   《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梅新林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1038页,65.00元   学术发展到今天,如果有人提出要创建一个新的学科,无疑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基于反思中国文学研究现状与重构一种时空交融的...

評分

创立一门新学科,谈何容易   郑夭夭   《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梅新林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1038页,65.00元   学术发展到今天,如果有人提出要创建一个新的学科,无疑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基于反思中国文学研究现状与重构一种时空交融的...

評分

创立一门新学科,谈何容易   郑夭夭   《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梅新林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1038页,65.00元   学术发展到今天,如果有人提出要创建一个新的学科,无疑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基于反思中国文学研究现状与重构一种时空交融的...

用戶評價

评分

磚頭

评分

磚頭

评分

很悶的書。偶爾有一本正經吐槽的神來之筆。

评分

磚頭

评分

磚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