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籍浙江省平湖縣,一八八○年陰曆九月二十日齣生於天津一官宦富商之傢,一九四二年圓寂於福建泉州。幼名成蹊,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意。學名文濤,字叔同。
一九一八年,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齣傢,法號弘一,法名演音,世稱弘一大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與佛教文化相結閤的優秀代錶,李叔同是中國近現代佛教史上最傑齣的一位高僧,被尊為南山律宗大師,律宗第十一世祖,享譽海內外。趙樸初先生評價大師的一生為一“無盡奇珍供世眼,一輪圓月耀天心。”
李叔同的一生是一個傳奇,從翩翩公子一變而為留學生,又變而為教師,一變而為道人,四變而為和尚,曆盡榮、辱、悲、歡,遍閱人生,終於找到瞭自己的歸宿,脫離苦海。
佛曰:“眾生皆苦”,李叔同以其大智慧、大慈悲、大覺悟重入“苦海”,度世度人度己。
《李叔同解經》的核心是李叔同(弘一法師)講解《心經》。心經》具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教論中文字最為簡煉,義理最為豐富的一部典籍。為六百捲《大般若經》的菁華,包含大乘和小乘佛法的思想結晶。通讀《心經》,就等於讀完六百捲的《大般若經》。傳到中國的《心經》譯本前後有十一種,其中韆餘年來流傳最廣的就是本書所選、唐朝玄奘法師翻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出世的精神,入世的事业 文/张素闻 头一日还在书店翻阅启功先生手书的《心经》,次日,就收到这本《李叔同解经》,止不住惊呼:一则整本书清雅至极,丰子恺与朱光潜先生的文字为序,内文第一篇即是弘一法师解《心经》!二则,随书而赠的弘一法师手书真迹《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評分百读不厌的一本书.在如今的时代煞是难得.略有闲暇的时候,就会把这本书取出来,拜读《心经》和大师的解说.每次看不了多少,但常有收获,所以会常常翻看.
評分读<李叔同解经> 08.2.22 小满 李叔同,即是弘一法师,文学艺术方面成就甚多,不胜枚举,也是一代高僧。这本<李叔同解经>就是他所讲解的<心经>。<心经>很短,即使加上讲解及行痴大师的注也没有多少篇幅,因此还加入了太虚法师讲解的<金刚经>和<佛...
評分心经的部分写的很好,对欲望的执着,让人烦恼,佛教不是消极躲避,而是从内在找出人痛苦的根源,除掉恶根,自然可以无限的自由。信佛不是念经,佛陀和凡人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希望无痛苦无烦恼,不过佛陀从内心寻,找到了方法,凡人从外欲,借助外物寻,发现越寻越烦恼。
評分前几天偶尔看到台中莲网上李炳南居士关于助念团的讲话稿。想起这本书中相同的内容。虽然不是助念,一些身后的细节都是言之切切。 我鬼祟地握住已经界定为昏迷的奶奶的手念过佛号。。。不知道她是否听见。至今自己酒戒未戒,所以也未三皈。想到这些就会着急,但是还苟且以为自己...
詩詞部分錯彆字令人發指
评分《心經》雖二百餘字,能包六百捲《大般若》義,毫無遺漏,故曰“心”也。研習《心經》者,最應注意不可著空見。因常人聞說空義,誤以為著空之見。此乃大誤,且極危險。經雲:“寜起有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如芥子許。”因起有見者,著有而修善業,猶報在人天。若著空見者,撥無因果,則直趣泥犁。故斷不可著空見也。或疑《心經》少說有,多說空者。因常人多著於有,對癥下藥,故多說空。雖說空,乃即有之空,是“真空”也。若見此“真空”,即“真空不空”。因有此“空”,將來作利生事業乃成十分圓滿。故佛經雲真空非偏空,偏空不真,秒有非實有,實有不妙,常人以為空有相反,今乃相閤。亦猶世間行事,先將不良之習慣等一一推翻,然後良好建設乃得實現也。世有謂佛法唯是消極者,皆由不知佛法之全係統,及其精神所在,故有此誤解也。
评分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评分頂禮膜拜!
评分內容較好,裝幀設計不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