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哲学

历史哲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牟宗三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376
译者:
出版时间:2007-1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3363100
丛书系列:大学坛
图书标签:
  • 牟宗三
  • 哲学
  • 历史哲学
  • 历史
  • 新儒家
  • 国学
  • 儒学
  • 新外王
  • 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中国哲学
  • 哲学流派
  • 思想史
  • 文化史
  • 历史
  • 哲学
  • 古典哲学
  • 现代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历史哲学》作于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牟宗三先生初到台湾,痛感时运之剧变,发愤著书、从历史入手、围绕众所周知的先秦两汉的大事件,通观时代精神之发展,进而探明精神本身的表现途径,解决中国“内圣”之学的“外王”问题。

作者简介

牟宗三(1909-1995),宇离中,山东栖霞人。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英国剑桥哲学词典誉之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

牟宗三于1927年进入北大,先后师从张申府、熊十力诸先生。1960年去香港,任教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主讲中国哲学、康德哲学等。1974年退休后,专任新亚研究所教授。1995年4月病逝于台北。主要著有《道德的理想主义》《历史哲学》《政道与治道》(该三本书以“新外王三书”著称)《才性与玄理》《心体与性体》《佛性与般若》《圆善论》等,另译有康德的《道德哲学》《纯粹理性之批判》《判断力之批判》等。

目录信息

新版序旧序一旧序二旧序三第一部 夏商周第一章 国史发展中观念之具形与氏族社会第一节 观念之具形第二节 氏族社会第二章 周文之含义第一节 周文之形成与宗法社会第二节 政治等级与治权民主第三章 平等与主体自由之三态第一节 分位之等之价值观念为中国文化生命之特征第二节 黑格尔论东方:印度之阶段与中国之统一第三节 东西两民族之生活原理之基本不同第四节 黑格尔所了解者并非全无理第五节 中国所缺者为国家政治法律一面的主体自由第六节 中国所具备者为道德的主体自由艺术性的主体自由第七节 结语:人格世界之普遍性与个体性第二部 春秋战国秦第一章 五霸与孔子第一节 桓公与管仲之尊王攘夷第二节 通体是仁心德慧之孔子第二章 战略与孟荀第一节 井田制破坏后之政治形态与战国之纯物量的精神第二节 全幅是精神通体是光辉表现“道德精神主体”之孟子第三节 通体是礼仪,表现“知性主体”之荀子第三节 秦之发展与申韩第一节 秦之发展及其物理数量之精神第二节 佛老申韩之生心害政第三部 楚汉相争:综论天才时代第一章 天才时代之来临第一节 天才人物第二节 天才的宇宙与理性的宇宙第二章 综合的尽理之精神之历史文化的意义第一节 中国文化生命里所涌现的观念形态第二节 综合的尽理之精神与分解的尽理之精神第三节 概念的心灵与智之直觉形态及知性形态:中国所以不出现逻辑数学科学之故第四节 阶级对立与道德价值观念所引生之平等及英雄尽气所引生之打天下:中国过去所以不现民主政治之故,所以未出现近代化国家政治法律之故第五节 中国文化之未来及中西文化自然谐一之远景第三章 综合的尽气之精神之历史文化的意义第一节 打天下之观念:打天下之精神不是事功之精神第二节 一治一乱之循环性第三节 只有革命而无变法第四节 气节之士以及所谓士气第五节 暴戾之气与惨酷第六节 软性之物化与风流清谈第七节 治国安邦以天下为己任之儒者,其用心之形态与限度第四部 西汉二百年:理性之超越表现时期第一章 萧规曹随,躬修玄默第一节 萧曹文景附论贾谊第二节 汉初之封建及此问题之意义第二章 仲舒对策,汉武更化第一节 武帝之性格与董仲舒之文化运动第二节 理性之超越表现第三章 更化后有关文献摘录第一节 儒士与巧慧之士第二节 儒术与法吏第三节 儒学与禅让第五部 东汉二百年:理性之内在表现时期第一章 光武之人格第一节 光武之习尚第二节 船山论光武第二章 光武之凝敛的理性人格所决定之时代第一节 功臣不任吏职第二节 峻文深宪、责成吏职第三节 内外朝之判分至光武而成立第四节 三公与尚书权限之轻重第五节 论尚书之性能第六节 史、尚书、相之理想性及制度性第七节 经术教化之培养第三章 理性的与非理性的之间之斗争第一节 安帝、顺帝时外戚与宦官之争第二节 顺、中、质、桓时李固、杜乔与梁冀之争第三节 桓、灵时陈蕃、窦武与宦官之争第四节 党锢之祸附录一、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唐君毅著)二、关于历史哲学酬答唐君毅先生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是新儒家集大成者牟宗三的代表作,对先秦两汉的历史做了哲学上的宏观观照,迥异于御用史家的谀颂和唯物史观,而是用中国最古老的哲学——生生大德之易学和大化流行之气学来阐述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其中以气论刘邦的部分最为精彩。

评分

《历史哲学》作于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牟宗三先生初到台湾,痛感时运之剧变,发愤著书、从历史入手、围绕众所周知的先秦两汉的大事件,通观时代精神之发展,进而探明精神本身的表现途径,解决中国“内圣”之学的“外王”问题。儒家要求由内圣通外王,要求修德爱民,推行仁政王...  

评分

牟先生的学识根底深厚,他的新外王三书很有开拓精神,但总感觉功力与老师熊十力比起来差了很多,学究气浓一些,没有熊先生对于释、儒、道三家理解的大开大合、游刃有余  

评分

牟先生的学识根底深厚,他的新外王三书很有开拓精神,但总感觉功力与老师熊十力比起来差了很多,学究气浓一些,没有熊先生对于释、儒、道三家理解的大开大合、游刃有余  

评分

这是新儒家集大成者牟宗三的代表作,对先秦两汉的历史做了哲学上的宏观观照,迥异于御用史家的谀颂和唯物史观,而是用中国最古老的哲学——生生大德之易学和大化流行之气学来阐述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其中以气论刘邦的部分最为精彩。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