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尔·波德莱尔(1821-1867),法国诗人,象征主义诗歌先驱,以诗集《恶之花》成为法国古典诗歌的最后一位诗人、现代诗歌的最初一位诗人。还著有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艺术评论集《美学珍玩》、文学评论集《浪漫派的艺术》等,译有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
以前写日记的时候总是为了一句意思相同的话而反反复复好几次组织语言才能让自己对自己的表达感到满意,从那以后就觉得对于外国文学来讲,无论多好的翻译都不可能完全重现原著的魅力。所以对读外国文学一直没有多大的兴趣,但是又控制不住自己内心好(装)学(逼)的冲动,于是...
评分先说欣赏的形式,也就是怎么读的: 从小就有一个阅读习惯,即一旦决定读完某本公认“难啃”或者“小众”的读物,我会做一下两件事:(1)写感想,看到哪里写到哪里,大多是感叹和启发,以前在纸质书的书页空白上写,目前在电脑上记录,比如说《恶之花》我每首诗会做出一两句评...
评分这一个法国的“恶魔诗人”,在18世纪巴黎的街头大声地宣布: “透过粉饰,我要掘出一个地狱!”阴冷晦暗迷离的色彩,忧郁狂热却不失高贵的气质,兼具浪漫与颓废的奇特美感,他的名字叫波德莱尔。 他吟咏路边的腐尸,孤岛岸边高悬的枯骨,他的诗句里满是暗败的脂粉,褪色的油绘...
评分看过恶之花的两个版本,一个是郭宏安的,还有一个就是这一本钱春绮的.感觉还是这个版本要强一些,言语更有节奏感.
评分我很犹豫,因为我不断的看到恶之花 女人,男人,植物,动物, 花比喻好看,生长, 恶是土壤,是真实。 犹豫的男人,不断的去尝试与思考,仍然得不到满足。 而他的周围一切都在生长,就算张的很丑。
减去一分是因为翻译 但也许不能怪译者
评分郭宏安所譯,徹底地破壞了我對《惡之花》的第一印象,希望錢春綺能救我。/讀罷,譯詩永遠是遺憾。
评分诗当然是好的,只是作者38岁的时候情人中风,半身不遂,40岁离开情人,41岁健康恶化,45岁半身不遂,46岁去世。他的感知和感情都没有持续滋养他的生命,他的感官消耗了他。
评分巴黎的忧郁读完了,恶之花还没读
评分雨果对此书大加赞扬,说它犹如“光辉夺目的星星”,给法国诗坛带来了“新的颤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