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月以一個旅遊者的眼光來看待20世紀70年代初期的日本生活,為讀者呈現瞭日本的秀美風光、民情風俗、鬼神傳說乃至宗教迷信。用清新動人的筆墨,嚮讀者轉述自己對日本這個遠東國傢古怪而陌生的印象。雅俗共賞的內容與筆觸,不同的讀者會得到不同的體驗與啓示。
本中主要介紹京都這座曆史文化城市,所涉獵的範圍,雖然沒有一定的係統性,但具有非常及引人的可讀性,有如一幅白描長捲,將日本的曆史生活風貌一一展現在讀者眼前。
林文月,颱灣省彰化縣人。颱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後,留母校執教,專攻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教學之餘,更從事文學創作及翻譯。重要著作有:《京都一年》、《讀中文係的人》、《遙遠》、《午夜書房》、《交談》、《作品》、《擬古》(以上為散文集)、《謝靈運傳》、《連雅堂傳》(以上為傳記)及《澄輝集》、《謝靈運及其詩》、《山水與古典》、《中古文學論叢》,並譯注日本古典文學名著《源氏物語》、《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記》、《伊勢物語》。
读过一本《日本四季》,当时读得满心欢喜,有种无法言表的满足感,这次又读到这本《京都一年》,随手翻翻,几张照片倒也拍得一般般,第一篇文字有点絮絮叨叨,但读着读着,那种满心欢喜感又来了! 日本的庭院是让我彻底开了眼界,原来以为庭院文化就是中国传统的假山流水,亭台...
評分这本书是林文月先生70年代在日本进修一年期间的散文集结,本来是写来打发在异乡的苦闷之情,正好也和研究的方向一致,就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日本京都的风土人群。因为是定心住下来学习研究的,再加上从小的有学习日语的经验,所以对日本观察的视角与别人比更加细腻到位,从小处着...
評分趁着四月回国,搜罗了一堆和京都有关的书带过来,林文月的《京都一年》就是其中一本。里面的十三篇文章是她当年来京都大学做研究,游学一年的见闻。此前只看过林文月翻译的东西,像樋口一葉的《十三夜》,作者本人写的还是第一次。 也许是林文月这个名字太台湾文艺小清新范了...
評分第一次接触林文月先生的文字是《读中文系的人》,而在毫不了解的情况下买了这本书正因为我也是读中文系——当然了,那个时代读中文的人和现在读中文系人,完全不是同一个水平,尤其是国粹得以很好保存的宝岛和劫后的大陆。 读过林文月先生的《读中文系的人》、《拟古》、《青山...
評分王安忆在《王安忆读书笔记》中写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坚不可摧”,是林真理子的小说,写了日本男女关系,其中提到了京都的姑娘,京都是古风淳淳的地方,不像东京那个大都市,日本人一般最终会娶一个旧式的京都姑娘。现在也许不是,不过当时就想京都到底在日本什么地方,是日本...
很精緻。
评分此行三大遺憾,一是沒進正倉院,二是沒去赤尾文照堂,三是沒吃十二段傢。
评分三個小時看掉三本日本遊記,這本還算不錯
评分寫的太早瞭。昭和年間留影。
评分好冷靜的筆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