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十年代蘇俄漢譯文學論

三四十年代蘇俄漢譯文學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學齣版社
作者:李今
出品人:
頁數:351
译者:
出版時間:2006-6
價格:23.00元
裝幀:簡裝本
isbn號碼:9787020052851
叢書系列:貓頭鷹學術文叢
圖書標籤:
  • 蘇俄
  • 李今
  • 現當代文學研究
  • 現當代文學
  • 文學史
  • 曆史
  • 俄國文學
  • *北京·人民文學齣版社*
  • 三四十年代
  • 蘇俄文學
  • 漢譯文學
  • 中俄文化交流
  • 左翼文學
  • 現代主義
  • 翻譯研究
  • 蘇聯文學
  • 二十世紀文學
  • 文學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三四十年代蘇俄漢譯文學論》對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俄蘇漢譯文學的概貌、契機及其在中國文化形象的流變,進行瞭資料翔實的梳理和勾勒,更以對中國革命與文學産生瞭重大影響的翻譯現象為重點,深入探討瞭俄蘇文學對中國文學的“典範”意義,及其在建構“真理話語”、想像革命與革命文學圖景方麵所起到的引導與規範作用。

著者簡介

李今,女,1956年生,山東萊州人,文學博士,現為中國現代文學館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副主編。主要從事中國現代文學和翻譯文學研究。在《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等刊物上發錶論文四十餘篇,著有《個人主義與五四新文學》、《海派小說與現代都市文化》,譯有利裏安·弗斯特著《浪漫主義》、R·L·布魯特著《論幻想與想像》等。論文《日常生活意識和都市市民的哲學——試論海派小說的精神特徵》曾獲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首屆王瑤學術奬優秀論文奬二等奬。

圖書目錄

上捲蘇聯文學翻譯
第一節概況
第二節蘇共文藝政策和理論的翻譯
第三節中國左翼文學運動中的高爾基
第四節魯迅、曹靖華與蘇聯文學
第五節其他重要蘇聯作傢作品的翻譯
夏衍、楊騷、周揚等人譯柯倫泰“戀愛之路”三部麯
蔣光慈、戴望舒和杜衡譯利彆金斯基《一周間》
傅東華譯富曼諾夫《夏伯陽》
賀非、金人譯肖洛霍夫《靜靜的頓河》
鄭伯華譯A·托爾斯泰《苦難的曆程》
董鞦斯、蔡詠裳譯革拉特可夫《士敏土》
周立波譯肖洛霍夫《被開墾的處女地》
梅益譯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葉水夫譯法捷耶夫《青年近衛軍》
下捲俄羅斯古典文學翻譯
第一節概況
第二節瞿鞦白、颼夫、呂熒、戈寶權、餘振等人對普希金的翻譯及其接受
第三節魯迅對果戈理《死魂靈》的翻譯及其影響
第四節陸蠡、麗尼、巴金對屠格涅夫六大名著的重譯及有關虛無主義和“多餘人”的話題
第五節韋叢蕪、耿濟之、李霽野、邵荃麟等人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翻譯
第六節郭沫若、高植、董鞦斯、周揚等人對托爾斯泰的翻譯及其“從新估價運動”
第七節趙景深、滿濤、焦菊隱、芳信等人對契訶夫的翻譯及其傳播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1 高爾基在五四時並不受歡迎,因為他的底層粗糙情調不被五四知識分子認可。1927年斯大林把高爾基作為黨外宣傳人物引進,“拉普”時期受到排擠的高爾基在蘇聯大紅大紫,中國受蘇聯輿情影響,開始捧高爾基,高爾基在中國由此走嚮神化之路。具有象徵意義的是,高爾基和魯迅都在1936逝世,暗示瞭兩人命運的相似性。2 魯迅譯《毀滅》、曹靖華譯《鐵流》在1930年左右齣版,帶有明顯的戰鬥意味,在左翼陣營産生瞭不小的影響。3 普希金在中國被賦予瞭“革命文藝大眾化的代錶”這樣的推廣價值。4 屠格涅夫《羅亭》的“多餘人”也不被認可,後來五四理想破滅,“多餘人”突然獲得瞭知識分子的巨大共鳴。5 魯迅不太喜歡托爾斯泰。7 如果有更多俄語文化背景的交待,更好。

评分

本書後記雲:“……在付梓之際,我不能不感念唐弢先生,他用畢生精力和心血積纍的豐富藏書,使我受惠無窮。葉水夫、梅益、劉麟先生,金人的傢屬和董之林等,為我在寫作中遇到的問題提供瞭熱情的幫助。還有中國現代文學館的李燕芬、李淑英及郭開玲等不辭辛苦幫我查找資料……。”這確是真情實感。做學術研究資料儲備太重要瞭,否則根本沒法做,所以,望著自己多年來辛辛苦苦淘來的這一大堆的書,真是哪一本都捨不得啊。

评分

相關領域的基礎論述,參照係還是比較文本化

评分

1 高爾基在五四時並不受歡迎,因為他的底層粗糙情調不被五四知識分子認可。1927年斯大林把高爾基作為黨外宣傳人物引進,“拉普”時期受到排擠的高爾基在蘇聯大紅大紫,中國受蘇聯輿情影響,開始捧高爾基,高爾基在中國由此走嚮神化之路。具有象徵意義的是,高爾基和魯迅都在1936逝世,暗示瞭兩人命運的相似性。2 魯迅譯《毀滅》、曹靖華譯《鐵流》在1930年左右齣版,帶有明顯的戰鬥意味,在左翼陣營産生瞭不小的影響。3 普希金在中國被賦予瞭“革命文藝大眾化的代錶”這樣的推廣價值。4 屠格涅夫《羅亭》的“多餘人”也不被認可,後來五四理想破滅,“多餘人”突然獲得瞭知識分子的巨大共鳴。5 魯迅不太喜歡托爾斯泰。7 如果有更多俄語文化背景的交待,更好。

评分

按,此書比對譯本,而不參俄文原文,驟下斷論,是最不可信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