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

追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美] 斯蒂芬·欧文
出品人:
页数:170
译者:郑学勤
出版时间:1990-10
价格:2.95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508013
丛书系列:海外汉学丛书
图书标签:
  • 宇文所安
  • 海外中国研究
  • 中国古典文学
  • 文艺理论
  • 海外中国学
  • 文学研究
  • 古典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 追忆
  • 回忆
  • 情感
  • 人生
  • 成长
  • 时光
  • 往事
  • 心灵
  • 散文
  • 怀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宇文所安,又名斯蒂芬・欧文。1946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长于美国南方小城。1959年移居巴尔的摩。在巴尔的摩公立图书馆里沉湎于诗歌阅读,并初次接触中国诗;虽然只是中文翻译,但他迅速决定与其发生恋爱,至今犹然。1972年获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二十年后应聘哈佛,任教东亚系、比较文学系,现为詹姆斯・布莱恩特・柯南德特级教授。有著作数种,论文多篇。其人也,性乐烟酒,心好诗歌。简脱不持仪形,喜俳谐。自言其父尝忧其业中国诗无以谋生,而后竟得自立,实属侥幸尔。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想象与记忆,应该是写作最重要的两面。尤其是记忆,写作本身就是记忆。就中国而言,古典写作尤其如此。在一个时间往复、生死轮回、历史循环、朝代更迭的时代,写作的记忆性质,成为一种必然。相比之下,中国现代写作,则呈现出一种对记忆的极大抑制。胡适在《四十自述》“自序...  

评分

未竟全文,本不应妄下评断,以偏概全尔。此乃外国人写吾国诗事,全从意向起,痴恋花境中。若其本意于介绍吾国诗文于他国之人,此书甚佳。然翻译回输后,余只见满目纤弱,作凄凄怜怜小儿女语。 意欲还诗中原景,乃事倍功半之举。万千人有万千意向,岂能皆从尔所言哉?且诗所言...  

评分

1509年,37岁的王阳明葬好了三具骸骨,对着坟冢感叹说「我念你们三人客死蛮地无人殓尸才前来埋葬,却引起了自己无尽的悲恸」。 那里没有别致的楼宇,没有吴地的车马与山水,王阳明的这次葬客,更像是告别对文明世界所有寄托的一场仪式。在后人看来,这个被定格了的瞬间显然还...  

评分

想象与记忆,应该是写作最重要的两面。尤其是记忆,写作本身就是记忆。就中国而言,古典写作尤其如此。在一个时间往复、生死轮回、历史循环、朝代更迭的时代,写作的记忆性质,成为一种必然。相比之下,中国现代写作,则呈现出一种对记忆的极大抑制。胡适在《四十自述》“自序...  

评分

读这本书可以先看译者的译后记(虽然他似乎因为只用了四周的业余时间就把这本书译出来了而犯了不少错误),他对宇文所安有一个相当准确的定位:他们不认为因为自己是外国人而同中国作品之间就有一种离间的、异己的关系;也不认为他们的分析不如中国人自己来的深刻。他们借鉴中...  

用户评价

评分

挺有意思,但是会产生很多疑问。作者不限于古典文学的范畴来讨论问题,这使得他的结论与文本本身不那么黏着紧密,故而作为非专业性的读物会显得更有趣味。

评分

以观自己……

评分

挺有意思,但是会产生很多疑问。作者不限于古典文学的范畴来讨论问题,这使得他的结论与文本本身不那么黏着紧密,故而作为非专业性的读物会显得更有趣味。

评分

追忆源自失落,使人认识到过去被视作理所当然的东西,有了新的价值。岘山上的羊祜碑同后来者的诗文串起一条回忆的链锁,令这片风景承担了不胜枚举的来访者所遗留的痕迹,也即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庄子笔下的骨骸寓言暗示了死者对身后之事的漠然,而活人却禁不住迁怒于他们对生活的背叛,招魂之以建立他们与现世的联系;赋的对称结构平衡了自然的机械运转和作为道德秩序的自然,当二者对立时,西方悲剧的对应物于焉形成,而诗人终禁不住可能性的诱惑,以至使思维活动倾斜;断片作为一种举隅物,既能引领读者深入微言大义,又是诗人的自我标榜;李清照笔下的古代碑文是其同过往相会的中介;沈复自渎失败的经历不断复现,伴随着恐惧和对不完满的不甘;吴文英词中的回忆是依据内心情感组织起来的美丽艺术;张岱在回忆录写作中以期传世和不朽。花拳绣腿。

评分

虽然牵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