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彼得(Peter Goullart),俄国作家,1901年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1975年病逝于新加坡,终生未婚。其一生颠沛流离,曾长时间在中国西南地区居住。他精通俄语、英语、法语、汉语,对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有着独到的见解。主要作品有《被遗忘的王国》、《神秘之光》、《彝人首领》等。
本书根据伦敦约翰·默里出版有限公司1955年英文第1版译出:本书作者曾是40年代宋庆龄等领导的国际援华组织-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的成员。书中翔实地记录了白、纳西、藏等民族的宗教、节典、交通、贸易、文化、艺术等滇西风情。
丽江的影子 ——《被遗忘的王国》(俄)顾彼得 无意中从朋友家借得《被遗忘的王国》,朋友说在云南游玩时本打算买大名鼎鼎的《消失的地平线》,可惜没有找到,就顺道买了这本书,却是出乎意料的好。匆匆浏览一下,果然,一位俄罗斯人生动诙谐的笔墨将我带回到1941-1949年的丽...
评分茶马古道,一条因为茶的贸易而发展起来的贸易线。吊索,山旁狭窄的土路,马帮,生产地的因势利导,中转站的热闹,驿站的与世隔离。 丽江古城处在中转站的位置,成为了热闹非凡的集市,各个民族的人都会聚集于此,在集市上闲逛买卖,在酒馆中谈天说地。 我对贸易带有偏见的好感...
评分茶马古道,一条因为茶的贸易而发展起来的贸易线。吊索,山旁狭窄的土路,马帮,生产地的因势利导,中转站的热闹,驿站的与世隔离。 丽江古城处在中转站的位置,成为了热闹非凡的集市,各个民族的人都会聚集于此,在集市上闲逛买卖,在酒馆中谈天说地。 我对贸易带有偏见的好感...
评分如果你先看了这本书,再去丽江,你会发誓再也不去丽江。 如果你去了丽江,再看的这本书,你会再想去丽江。 我对自己的丽江之旅颇为失望,满眼浮躁铜臭,虚假仿古情调,要离开时,在机场买了这本书,本只打算用来打发路程,没想到一看就被深深迷住,和当时看《消失的地平...
评分去丽江旅行,穿梭在雷同小店和木屋客栈的大研古城,不如拿起这本上世纪40年代的丽江故事,听外国人细细讲来的那个时代和那个王国。憧憬中的丽江是书里的样子,可是真的踩到丽江的石头路上,没有每天的泼水,有的是腊肉排骨店滴在石头旁边的油污和米线店餐桌下面许久不扫的餐巾...
壬辰年夏于丽江东巴研究院
评分99年购于丽江黑龙潭。那年宣科初红,东巴古乐整理不久,演奏的都是些可以在舞台上安睡的耄耋老瓮。古乐听不懂,迷幻而高远,迟缓而悠扬,余音的确绕梁。现在的丽江应该是个熟女了吧,不去想...
评分从未读过如此朴实和祥实地记录少数民族生活方方面面的书籍,结尾和司徒雷登一样悲惨,只是作者是俄国人对红色政权的认识比司徒雷登更清楚。
评分4.5星,未被改造前的丽江,细节生动
评分4.5星,未被改造前的丽江,细节生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