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平,著名学者,1949年出生于上海。1972年考取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液压传动与控制专业。现任该校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杨东平先生的名字在读书界为人所知,应该说始于他1994年出版的《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一书,而更多的人知道他,则是因为他后来参与策划了中央电视台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
副标题叫文化精神,却在书的末处表现出了对传统文化消失的担忧。 梁思成说,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征,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的衰落,至于消灭的现象。 近代以来中国人在各种运动...
评分不见此书已经很久了,那时可能还是在1997年的时候,记得是刚刚出来不久。还是在同事的宿舍里看到一个叫杨东平的人写了这本关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的“城市季风”。那时我对上海也不是特别有好感,但翻过这本书之后觉得有些意思,于是就借过来看了。巧的是在春节回家的路上...
评分不见此书已经很久了,那时可能还是在1997年的时候,记得是刚刚出来不久。还是在同事的宿舍里看到一个叫杨东平的人写了这本关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的“城市季风”。那时我对上海也不是特别有好感,但翻过这本书之后觉得有些意思,于是就借过来看了。巧的是在春节回家的路上...
评分能让你深刻体会这些年的一些误解、误会的由来,作者分析得头头是道,深入浅出,绝对值得一读。只是不知道市面上能不能在买得到,我看得是电子版。 哎,豆瓣嫌我的评论太短了,那我就补几句吧。举一例,北京妞管来例假叫“倒霉了”,上海丫头叫“老朋友来了”,严谨活泼可见一斑...
评分顾晓明在1995年的《上海文化》中说道:“‘海派文化’不完全是一个地域概念,更主要的是一个时段概念。‘海派文化’是乡土文化在外来文化冲击下的一种转型期文化……我们可以从‘海派文化’字面所含有的地域含义中彻底解脱出来了;同时,我们又从原先‘海派文化’与那个特殊的...
这本书写得很早,如今看不足为奇,但是当时还是不错的
评分略显杂乱
评分早年读的日文版 可惜杨老师现在已经不写这种书了
评分壮志踏平白宫顶,雄心光复红场名。看天下群妖死谁手?红卫兵! 每一朵浪花都粉碎了,波动却传到了岸边。 可能还有错误,但是绝不平庸。
评分这本书写得很早,如今看不足为奇,但是当时还是不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