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声川,创意源源不绝的创作人。1954年生于美国华盛顿。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戏剧博士,现任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教授、美国史丹福大学客座教授及驻校艺术家、“表演工作坊”艺术总监。他29岁开始剧场创作,至今编导舞台剧27部(包括七小时史诗《如梦之梦》)、电影2部、电视影集300集,另有剧场导演作品22部(包括莫扎特歌剧3部)等。
创意经济时代来临,创意成了个人与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但创意可以“学”吗?创意该如何“学”呢?有没有一门学问可以让人有系统、有步骤地学习创意?
创意大师赖声川认为:“创意是可以‘练’的!”他相信,创意固然神秘,却是有法可学、可管理的。赖声川累积多年创作经验与创意教学心得,突破过去创作风格,提出个人第一本专业著作《赖声川的创意学》。这本书不漫谈剧场艺术,而是透过系统化的架构,提出实用的“创意金字塔”,期待为读者找到“学会”创意的道路。
读这本书的动机是跟工作有关的,但读到后来觉得,受益良多,远不止于此。 市面上,关于开发创意的书很多,特别是美国出的,也看了不少,但看完后,都觉得意义不太大,治标不治本。相比之下,赖声川这本很合我胃口,因为,他讲的不仅仅是一种技艺,而是一种态度,一种深入人的本...
评分赖声川写书的本事远远不及他的编剧功夫,他也在书中谨慎的提到,那些试图从书中读出如何训练创意的人,是找不到答案的。那么,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借创意之名,堆砌自己写作生涯中如何抖露灵感的那些琐事,对那些急着想从书中翻检出“要命”的点子,时间成本机会成本都很高的...
评分我敢肯定,这本从地坛书市买的书绝对是本盗版,先不说那平均每P0.8个千奇百怪、充满创意的错别字,就连那建筑大师设计、精美绝伦的立体、剖面、俯瞰犹如3D阿凡达般的神秘创意金字塔我都没见着。 所以,我只能说说我见着的盗版创意学,跟大家看到的恐怕不一样,为了避...
评分周鸣之:创意学的读法 很多朋友都想不到赖声川会搞出这么一本创意学的书来玩。既然称作创意学,说的就应该是创意的学问,且是成体系的学问。然而一本书从头看到尾,除了无数以创意为本体,或明或暗的比喻在猛打擦边球外,真正跟创意沾边的,似乎只有那被反复提及的“赖氏创意...
评分B類架 起初我以為這又是一本鼓吹成功學的書。但當我在文理館B類架上看到它時,我還是抱著對B類架子上各種大部頭的敬畏之心,選擇了通俗易懂的它。 讀完之後我發現,它確實和成功學的爛書們有些相同之處:正確的廢話,生硬散碎地引用名人名言,同個概念的反復陳述...
说到贴标签,不妨推荐大家看这本书。这书其实讲的其实是修行。里面讲到如何“去标签”,去掉标签,就能看到本真了。
评分非创意实务性书籍,没有方法,都是感悟。虽然开篇一直强调创意是可教的,越读越觉得,与其说他教了创意,不如说他教了你如何生活,如何思考。所以读完会更加觉得创意之不可教受。观点并不新鲜,理论欠缺实用,名言引用篇幅过多,有些篇幅的确有点车轱辘话。总结一句话,想搞创意先搞好自己的生活吧。
评分不在自己的节奏上,以后再读。20150330
评分“能不能坐看日落,不立刻下结论说多美,不立刻掏出相机拍下来?能不能自由滴看,不加以联想,不贴上标签?在它‘美’之前,它是‘日落’;在它是‘日落’之前,它就是太阳下去。”设计思维结课期间看完的这本,关于“去标签”的说法有种让人醍醐灌顶的感觉,尤其这段话个人非常喜欢,有收获惊喜的感觉。
评分说到贴标签,不妨推荐大家看这本书。这书其实讲的其实是修行。里面讲到如何“去标签”,去掉标签,就能看到本真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