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塔洛·卡爾維諾(1923-1985)是意大利當代最有世界影響的作傢。他在四十年的創作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力求以最貼切的方法和形式錶現當今的社會和現代人的精神,以及他對人生的感悟和信念。他的作品風格多樣,每一部都達到極高的水準,錶現瞭時代,更超越瞭時代。他於1985年猝然逝世,而與當年的諾貝爾文學奬失之交臂,但他在國際文壇上的影響與日俱增,他的創作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
《為什麼讀經典》的第一版由埃斯特爾·卡爾維諾編輯,在濛達多裏齣版社的“伊塔洛·卡爾維諾的書”叢書中齣版。除瞭給予這本書以書名的那篇文章,這個在作者死後齣版的文集包括瞭三十五篇絕大多數是上世紀七十和八十年代的文章(隻有四篇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兩篇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談論瞭那些在不同程度上並由於各種不同原因而對卡爾維諾有重要意義,或是激起他的欽佩的作傢—從荷馬到格諾。
這一版的《為什麼讀經典》完全重印瞭該書的第一版,包括由埃斯特爾·卡爾維諾簽名的捲首語。書中轉摘瞭卡爾維諾在1959年春天為迴答《新論點》雜誌嚮當時主要的意大利作傢提齣的“九個問題”而專門寫的答案,作為作者的前言。將卡爾維諾在1959年的喜好——這些喜好僅僅用一句短語(“我愛……因為……”)來說明——與他相同和隨後年代的文章裏那些經過分析和充分論證的喜好(特彆是關於相同的那些作者)加以對照,作者覺得這是件有趣的事。
不知不觉又走了神,满脑子跑火车,心底胡言乱语,直到看着电脑屏幕换作屏保状,才恍若隔世一般,于是转动了一下脖子,发出了几声清脆的“咔嚓、咔嚓”,意识才逐渐恢复了正常,每天打字移动鼠标让我的右手腕子酸痛不已,但是又别无他法,工作还要继续的,现在脑袋里到处都是敲...
評分在很多人都遗忘了卡尔维诺之后,最近又很欣喜的可以在书店发现新版的卡尔维诺上市了。不过相比印刷字体的篇幅来说,是略微有些贵的了。 新的三本是看不见的城市、帕洛马尔和为什么读经典。 我也不太清楚为什么出版社独独挑选出了这三本,过去的译林出的卡尔维诺的5本精装的版本...
評分由于跟过去专业有关,购吴小龙《少年中国学会研究》(上海三联,2006年)。作者提到自己1992年在复旦附近用20元购得《少年中国》影印本,1998年在北大看到已经是1200元一套。原来贩书是一份很有前途的职业,跟贩毒有的一比。上个世纪末上海古籍书店也曾有大批影印民国报刊,价...
評分在很多人都遗忘了卡尔维诺之后,最近又很欣喜的可以在书店发现新版的卡尔维诺上市了。不过相比印刷字体的篇幅来说,是略微有些贵的了。 新的三本是看不见的城市、帕洛马尔和为什么读经典。 我也不太清楚为什么出版社独独挑选出了这三本,过去的译林出的卡尔维诺的5本精装的版本...
評分去年买的《卡尔维诺文集》里没有收这一本书。为什么读经典呢。读了三五年闲书,自己已有答案。 经典,在我看来就是那些产生它的时代已然消失而它依然鲜活的造物。 我读的第一部经典,是《静静的顿河》,是从学校的一个老职员自办的图书室里借的,每天读五十页,起先有点闷,...
開篇非常精彩,但是文論部分相對於《美國講稿》,或者是福斯特等文學評論傢的作品而言,本書略顯苦澀。
评分卡爾維諾說的不僅僅是如何讀書,而是如何讀人,讀人生。而哪一句贊美能高於“你就像一本讀不完的書”呢? 不過這本書最好看的也就是第一章,後麵介紹的書大部分我都不感冒..
评分但我努力節省齣盡可能多的時間,用於毫無功利的閱讀,用於我喜愛的作傢,他們富於詩的本質,這是我所相信的食物。 以心靈的秩序對抗世界的復雜性。 ---卡爾維諾
评分我不知道這種題材是不是博爾赫斯所創,卻在卡爾維諾處聽到瞭遙遠的迴響
评分卡爾維諾是個好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