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金克木 读书 随笔 文化 书读完了 散文 中国 杂文
发表于2025-02-02
书读完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金克木先生一代大家,其读书与治学自有独到幽微之处。惜其著作出版广而且杂,况未经人整理,故今日学子,得片羽易,而欲窥其全面则难。本书编者爬梳剔抉,参互考寻,从金克木生前约30部已出版著作中精选出有关读书治学方法的文章50余篇,分“书读完了”——读什么书、“福尔摩斯与读书得间”——怎么读书、读书、读人、读物——读通书三辑,其文说理叙事,皆清秀流利,全无晦涩难懂之处,普通读者循序渐进,或可一窥大家通人治学读书之堂奥。
金克木(1912-2000),当代著名学者。祖籍安徽寿县,生于江西。1930年任香港《立报》国际新闻编辑。1939年任教于湖南省立桃源女子中学和湖南大学。1941年到印度加尔各答的中文报纸《印度日报》任编辑,1943年到印度佛教圣地鹿野苑钻研佛学。1946年回国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1948年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
上世纪70年代以来,金克木陆续重印和出版的著作有《印度文化论集》《比较文化论集》《旧学新知集》《文化猎疑》《无文探隐》《末班车》《孔乙已还乡》《风烛灰》等三十余种,译著有《古代印度文艺理论文选》《伐致呵利三百咏》《摩诃婆罗多插话选》等。
566-少年时期是最适合用来读书的,那时精力旺盛,头脑活跃,时间充沛。可现实是,阅读课形同虚设,家长老师缺位,少年们自己也要考试、竞选,要追男神女神,还要打游戏...浪费了大好光阴。等成了大人,记忆力减弱,理解力不同,而且“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再想补课难度不小。
评分能看懂的文章都好棒,看不懂的我也没辙了。。。。
评分566-少年时期是最适合用来读书的,那时精力旺盛,头脑活跃,时间充沛。可现实是,阅读课形同虚设,家长老师缺位,少年们自己也要考试、竞选,要追男神女神,还要打游戏...浪费了大好光阴。等成了大人,记忆力减弱,理解力不同,而且“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再想补课难度不小。
评分外行看热闹
评分好多看不懂。
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朗润园主金克木 记得初次拜见金老是93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是受韩公镜清之命去拜会的。代韩老相邀参于创办“慈氏学开发中心”----继承千古将绝慈氏学,承传奘师法脉真慧命之大事。带我去拜见金老的是我一位...
评分这书一部分读起来觉得太早,一部分觉得太晚,太早的是指金老先生自己写的读后感,如果没读过原书就没什么头绪,太晚的就是关于古代典籍的入门介绍部分,读后直教人后悔,若能早点遇到这样的一本书,不知会少走多少弯路,遗憾。 非常佩服金先生,不只是博古通今,而是没有学...
评分这本书,说实话很多地方不大懂,不过就仅有的读得懂的地方已经足够让我受益的了。很多文章需要有多方面的基础,否则根本没法理解。例如<玉梨魂不散·金锁记重来>里面就涉及了古今中外多人的多部作品和历史知识,刚好我正在读张爱玲,就马上把<金锁记>拿来先看了,才算了...
评分在十年前,我在新华书店的库存部,看到一本三联出版社直排简体的《孔乙己外传》,觉得好奇就购买了一本。作者叫做金克木,因为学习历史时知道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觉得这个名字起得有名堂,至于书中的故事,就觉得更加离奇古怪了。不过,正是这本书,让我认识了金克木这位生活...
评分认识金克木先生的第一本书便是《书读完了》。 那是在图书馆里随意浏览书背的一个下午。看见这个书题,第一反应就是“书是读得完的吗”?这样感觉对我来说遥遥不可期,无从想象,但令人羡慕。自然未等得及借出就翻阅了起来。 第一篇《“书读完了”》中就给出了先生说的解。通...
书读完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