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董乐山,翻译家,作家。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46年冬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译作《第三帝国的兴亡》(合译)、《一九八四》《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红星照耀中国》等均有广泛影响。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39, this is both a far-reaching history and an eyewitness account of the communist revolution in China. Contains a number of excellent historical photographs. Many of the earliest books, particularly those dating back to the 1900s and before, are now extremely scarce and increasingly expensive. Hesperides Press are republishing these classic works in affordable, high quality, modern editions, using the original text and artwork. Contents Include : In Search of Red China - The Road To The Red Capital - In "Defended Peace" - Genesis of A Communist - The Long March - Red Star In The North West - En Route To The Front - With The Red Army - With The Red Army - War And Peace - Back To Pao An - White World Again
《红星照耀中国》是本一直都知道但最近才拿来读的书,阅读的过程有很多的没想到。 (一)没想到这个一九七九年公开发行的旧版本完整保留原稿内容没有删减和修改(比如原稿中对林彪的赞许,只加了“其人后来叛党”的译注),至少说明当时的文化新闻控制已经不是文革时期的神经...
评分《西行漫记》的诞生、流传、风行是一个传奇。 1936年6月,31岁的美国人——《纽约时报》驻华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突破严密的新闻封锁深入陕甘宁苏区进行为期四个月的采访。一个外国人,一个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出于职业追求和个人兴趣放下安宁丰裕的生活...
评分红星闪耀70年——从《西行漫记》看历史题材作品的写作技巧 《西行漫记》的阅读是令人愉悦的,埃德加•斯诺,一个陕北苏区采访将近4个月的美国记者,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一点一滴。大到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著名论断、共产党的基本...
评分(写在前头:朋友说我看这书的角度忒诡异了,我检讨……OTZ……) 斯诺在踏上红色中国后的第一件糗事,就是在战士们练习拼刺刀时,被他们很爷们儿的吼声吓得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 他身后的红军向导只好安慰他说:“没事没事,这是假的……” 其实这书很囧,囧得我一边被雷一...
最有意思的书。
评分读的中英对照版,大陆发行,通过审查的版本确实是有些缺憾的感觉,中文部分体现了译者思想明显的社会主义阵营,英文部分并未译全,我不知道审查的时候是不是连原文也裁掉不少。推荐英文版本,至少是相对客观。
评分最有意思的书。
评分读的中英对照版,大陆发行,通过审查的版本确实是有些缺憾的感觉,中文部分体现了译者思想明显的社会主义阵营,英文部分并未译全,我不知道审查的时候是不是连原文也裁掉不少。推荐英文版本,至少是相对客观。
评分big big joke!!!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