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生於巴塞爾,曾受過傢具木工的訓練,在巴塞爾藝術與工藝學校和紐約普拉特學院分彆接受設計師和建築師訓練。從1979年開始在瑞士哈登斯泰因開辦自己的事務所。瑞士意語大學建築學院教授。
主要建築作品:羅馬考古挖掘防護展示館,庫爾(Chur),1986年;聖本尼迪剋特教堂,蘇姆威格(Sumvitg),1988年;老人之傢,庫爾-瑪桑斯(Chur-Masans),1993年;瓦爾斯(Vals)溫泉浴場,1996年;布雷根茨美術館(Kunsthaus Bregenz),1997年;瑞士館,2000年漢諾威世博會柏林“恐怖地帶”(Topography of Terror)文檔中心,1997年建成部分於2004年由柏林政府拆除;科倫巴(Kolumba)藝術博物館,科隆,2007年;聖剋勞斯兄弟田野教堂(SaintBruder Klaus Field Chapel),沙伊特魏勒(Scheidtweiler)農場,德國曼謝裏希(Mechernich),2007年。
In neun kurzen, illustrierten Kapiteln erzahlt Peter Zumthor - gleichsam in Form einer Selbstbeobachtung - was ihn umtreibt, wenn er die Atmosphare seiner Hauser zu erschaffen versucht. Dabei sind Bilder von Raumen und Bauten, die ihn beruhren, ebenso wichtig wie bestimmte Musikstucke oder Bucher, die ihn inspirieren.
刚做完毕设,又翻起卒姆托的书。 这次毕设两个教授带不同的题目,但是似乎主旨都是在创造一种感觉。不是虚拟的concept,不是玩空间的变幻,而是强调人真实感受建筑的方式。我想到卒姆托《Atomsphären》里写, “ 我们通过我们敏锐的情感来体验氛围——这种体验形式起作用...
評分照例先说书本身,硬皮,精装,铜版纸,75页,39块,对于学生来说真是很坑爹,建工出版社做书真是差了一个等级。 这本书主要围绕着“建筑氛围”提出了卒姆托和他的工作室在设计的时候首要考虑的九个问题和三个附注。其实我不觉得“建筑氛围”是一个很好的书名,一方面是英文书...
評分序:初读、精读、偏读,前后三遍,感触甚深,但惟恐自己误读书中意义,不知从何写起。直至方才片刻,挖出一两个层次,以此文总结心绪心得。愿加深自我见解,并运用之,以自勉。 一:建筑本身 对于我们普通人,提起“建筑”,大多可以想起两三个词汇:美感、功能、结构。然而,...
評分先来看看标题:——Atmosphers,字典中的意思如下: n. 大气,大气层,大气圈;空气;气氛,环境,氛围;引人入胜的效果;大气压;雾;(戏剧、小说、音乐、绘画等的)基调,情调;感染力,总的艺术效果。 v. 使具有感染力 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英文版标题并没有加建筑...
評分个人风格很强的书。Zumthor对于建筑的感受,发于直接而敏感的感觉,他笔下的文字就多了一层不可捉摸的含义,像一层薄雾一般若有若无,飘若游丝。例如他讲“周边建筑”,他的文字为(architecture as surroundings),这词语似乎讲了什么有无穷意味,又完全是真实的,似乎早已知...
很好·,但略顯太短瞭。是一個演講稿。 Zumthor對感覺的拿捏可見一斑。 對建築本體的與人類行為感覺在建築中的產生與相互響應。雖然單憑這個很難知道 他是怎樣將感覺和記憶轉化為實體的建築 與建構。 但足以~ 以這個來界定自己的位置吧~
评分在這個時候讀能讓我靜下來
评分easy-reading & touching.
评分i want to scan this book...since it's so compact and short..and good quality..and with great images
评分怕是還得來個第二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