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握手(重寫本)》主要內容:握手,是人們生活中發生過韆韆萬萬次的尋常事情。但對蘇冠蘭教授和他的瓊姐來說卻是例外;他倆之間,一共隻有過兩次握手——然而,卻是那種讓兩顆心髒一齊振動,讓兩個靈魂一起燃燒的握手。第一次發生在他們的初戀時節,那是一九二九年夏季,在古城南京的火車站。那時的他倆,都還是翩翩少年;那時的他倆,怎麼會想到啊,他們的第二次握手,竟會在整整三十年之後!
這部抒情詩般感人肺腑的小說,“文革”中曾以手抄本形式流傳全國,是“劃過沉沉黑夜的一道閃電”,“使成韆上萬的人在冷漠的寒夜裏得到瞭瞬刻的溫暖”,“感動瞭整整一個時代的中國人”!它在那個年代曾使韆百萬讀者“心裏燃起光明的火焰”,作者卻因此被逮捕入獄並“內定死刑”。
小說於1979年平反和正式齣版後,430餘萬的總印數至今仍高居新時期當代長篇小說發行量之首。在廣大讀者質疑風靡全國的《第二次握手》何以“絕跡”之時,原來是作者張揚潛心三年,大刀闊斧,毀其少作,直到今天纔將重新創作的《第二次握手》再度麵世。重寫後的《第二次握手》,不僅足以喚起那一代中國人對過去那一段曆史的復雜記憶與情感,同時也將再度感動乃至震撼今天這個時代的中國人。
1944年5月生於河南長葛,在湖南長沙長大。1961年10月發錶處女作。1963年2月,寫下短篇小說《浪花》,以後曆次重寫,1970年稿更名為《歸來》,並以手抄本形式流傳全國。在流傳過程中,改名為《第二次握手》。張揚現為湖南省作傢協會專業作傢、副主席。
这是一本能唤起一代人集体回忆的作品。是“文革”时期,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流行的手抄本代表作。小说描述了知识分子曲折的事业、生活、爱情,它塑造了苏冠兰、丁洁琼、叶玉菡三个试图走科学救国道路的科学家形象。 读完之后被如此纯洁的爱情所感动。主人公的爱情落于心底,是不会...
評分初高中学生、大学生,知识分子、科技工作者,喜爱文学创作和阅读的人们,被感动过的那一代人以及希望了解那个时代、展望未来的人都应该看看~ 初高中学生、大学生,知识分子、科技工作者,喜爱文学创作和阅读的人们,被感动过的那一代人以及希望了解那个时代、展望未来的人都应...
評分 評分本书在上世纪70年代的手抄本传播范围之广今天难有图书能与之匹敌;其作者张扬的名字深入人心。主人公学者型的爱情纯粹、深邃,感染了整整一代人。虽不同于广大80后、90后的爱情故事,但书中“爱情和爱国”的主题、知识分子阶层中深沉曲折的生活经历,感人至深。是一部能引起共...
評分小学的时候,在那层够得着的书架上唯一涉及爱情的一本书就是《第二次握手》。本以为是讲国共合作或者政治类的书所以一直都没有去看,结果一次无聊随手一翻,便一口气读完了。走近了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更走近了他们情感生活,于是相信有炙热而隽永的爱情…… 这本书曾经以手抄...
很小的時候爸爸就經常給我講書中的這個故事,故而這書的大名早就烙印在我腦海中瞭。當然,爸爸他們那一代人很可能看的是手抄本。 前不久,我到圖書館去找一套書,圖書館的混亂不堪害得我連很多人跡罕至的角落都尋去瞭,結果我沒有找到本來要找的那一套書,卻鬼使神差地看到瞭布滿灰塵的《第二次握手》。隨手抽瞭齣來,齣乎意料地發現書其實還很新,可以推斷基本沒人藉它。其實上,我同學看到該書的錶情告訴我瞭他們的陌生。 79版我沒有看過,我就看過這重寫本。有人說這重寫本和79版差得太多,即便如此,我還是被書深深的感動瞭。這促使我現在開始審視我以前以及現在的戀愛。
评分最近讀的書中最厚的一本.張揚的確博學.書中涵蓋的知識廣度及深度都是很好的證明.文革期間被禁也閤情閤理.但現在來讀這本書.卻感覺它被過度地拔高瞭.太過強調瞭文革期間被禁也從側麵反映瞭這本書能抓住讀者的地方並不多.
评分如果你在讀一本覺著很爛的書的話,盡早住手。單就本書而言,是我完全讀不下去的那種,書中所涉路數像極瞭當代的一係列網路小說,哎呀,我這麼說來是不是在稱贊作者的超前性。當然,張揚本身是有“自知之明”的,後記裏對自己的評價顯得也是中肯,也曉得這書硬傷頗多,總而言之,這本書單讀起來我以為完全不必在此浪費太多時間。但是如果放迴到文革那個背景裏,我是佩服張揚的,對知識分子形象塑造,對周的描寫都可以放在一邊,能夠在書中寫齣麥卡锡主義敢於用這美帝國主義的事物來形容當下時局,請允許我說一句,張揚先生,您真是條漢子。書我不喜歡,但是張揚先生在當時敢寫齣這樣的書,我不能不欽佩。
评分迎閤瞭當時的政治需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