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城市社會

漢代城市社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張繼海
出品人:
頁數:381
译者:
出版時間:2006-6
價格:3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2301511
叢書系列:東方曆史學術文庫
圖書標籤:
  • 秦漢史
  • 城市史
  • 曆史
  • 社會史
  • 秦漢
  • 考古
  • 社會學
  • 漢代
  • 漢代
  • 城市
  • 社會
  • 曆史
  • 研究
  • 古代中國
  • 都市生活
  • 社會結構
  • 文化
  • 製度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以漢代的城市社會為研究中心,以漢代城市的物質環境與城鄉聚落形態作為研究的鋪墊和依托,全方位地揭示瞭漢代城市的一般物質結構與內部功能分區,指齣這種物質結構與城市社會生活有密切關係;初步考察瞭漢代城市中不同職業者的居住情形、商業都會與普通城市在社會麵貌和經濟性質上存在的巨大差異、大城市存在的各類社會問題等;重點探討瞭城市中的市和學校分彆在城市生活與城市社會發展方麵所起的重要作用,並對漢代的城鄉關係提齣瞭比較貫通的認識。

本書在方法上主要是用曆史學的方法,論點皆從史料齣發,對史料進行客觀科學的分析,基本上有一分材料說一分話。在史料的使用上,注意文獻與考古相結閤,尤其是多種文獻與多種考古資料的結閤。此外,也有介於文獻與考古之間的金石學資料等。

本書的前半部分將大量的使用例證法。它們還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羅列若乾相似的例證,一類是抽齣少數典型例證進行深入分析。前者可稱為麵,後者可稱為點。以點帶麵,加深對事物真相的理解。當然,對於存在的少數反麵例證,筆者也將作齣謹慎的處理。

著者簡介

張繼海,1971年生,河北邯鄲人。北京大學曆史學博士。現為中華書局副編審。發錶秦漢史方麵的論文多篇。

圖書目錄

導論
一 關於本書的選題
二 研究成果評述
三 研究設想
四 史料與方法
第一章 漢代的城郭與基本聚落形態
一 漢代文獻中的城郭與城市
二 何謂城郭?
三 鄉亭裏——漢代的基層聚落形態
四 漢代聚落形態的變化
第二章 漢代城市的物質結構
一 城市的麵積與形狀
二 城牆問題
三 城內功能分區
四 街道與交通
第三章 漢代城市社會的一般情形
一 漢代的縣城與郡城
二 漢代城市居民的職業構成與居住情形
三 城市社會麵貌之一斑
第四章 漢代城市社會的公共生活——以“市”為中心
一 市之概貌
二 市中商品與百姓生活
三 作為社會文化活動場所的市
第五章 漢代城市中的學校與祠廟
一 城市中的學校與學生
二 城市中的祠廟
第六章 漢代城市的社會問題與社會發展
一 大城市的社會問題
二 城市社會的管理
三 漢代城市的總體發展情況
四 經濟史視野中的城市發展
結論
附論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寫得不錯,文筆可以,思路清晰,材料運用也不錯

评分

在漢代的聚落形態方麵著重討論瞭城(即有城牆或圍牆的聚落)這一居住模式在漢代的普遍程度。作為地方行政中心的縣城和郡城絕大多數都是城,無需多論,因此本書以較多篇幅探討瞭縣城以下的基層聚落即鄉、聚、亭、邑等的物質形態。在宮崎市定開創的研究基礎上,通過對若乾具體例證的深入分析,對宮崎的研究作瞭深化、補充和重要的修訂,認為在以黃河中下遊地區為中心的漢帝國廣闊疆土上,很多基層聚落是采取城的形式。在一些漢代聚落遺址中沒有發現城牆遺跡,可能是由於城牆被自然或人為的原因毀掉瞭。睡虎地秦墓竹簡的魏律中有對於“棄邑居野”行為的處罰規定,而戰國時期的魏國幾乎無邑不城,這說明漢代以城作為普遍的聚落模式有其曆史淵源。放馬灘木版地圖和馬王堆帛書地圖反映的不是華夏文明的典型聚落形態。

评分

C912.81/Z272。宮崎市定,何茲全。能用的材料都用一下,然而這樣寫有點平啊…。

评分

觀點新穎論證詳實。

评分

前期講城郭的時候好無聊????後來步入正題,旁徵博引還比較有趣,尤其論漢代“石”為容量單位的部分,印象深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