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动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的必读史书。
柏杨耗时十年(1983-1993)将《资治通鉴》译写成现代语言,亲手增绘地图,并注入自己的历史观点,谈论历史成败因果。
该系列图书做了大量修订,一方面对原书的人名、地名进行了全面校订,改正了大量疏漏与差错,另一方面对不适合内地读者阅读习惯和现代汉语规范的语词、叙说方式做了相应变通。另外,历史地图、图表均参照《中国历史地图集》及最新研究成果重新绘制而成。
柏杨,台湾著名作家、人文大师,1920年生于河南,1949年去台湾,1951年开始创作;一生传奇经历,一世著述颇丰。代表作品:《柏杨版资治通鉴》、《丑陋的中国人》、《中国人史纲》、《酱缸,千年难醒的噩梦》等。
司马光的明哲保身 柏杨在其白话文版的《资治通鉴》中对司马光的明哲保身哲学,大加讽刺,相当过瘾。但是我想分析一下司马光的“明哲保身”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词典上的解释是“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通常这里的“保全自己”是指生命、财产,而不是权力、志向。 先看一...
评分 评分用词太现代了~~~但是里面的血雨腥风丝毫没有减弱。 各种腹黑。但是,至少可以看出那是虽在混乱之中,但是仍然有着原则的时代。人是有着底线的,不择手段也是在这之上的。 反观当今,什么是底线和原则,貌似讲不清,没有宗教,没有信仰,孔子在世界上最大的广场进进出出,就像被...
评分作为学者,柏杨将资治通鉴翻译成白话确实值得称道。但是,毕竟术业有专攻,作为学者,最好还是少把自己一些十分不成熟的意见写成什么柏杨曰放入译文中,只会让人减少对其的印象分。不能说柏杨不懂什么治国之道,不懂政治,至少他了解不深。作为学者还是干好自己的份内事就好,...
评分此书吸引我的并不是纵横捭阖、曲折离奇的历史事件,而是柏杨先生对历史人物的独特评价,其实三千多年来中国人的人性并没有多大改变,许多陋习因因相袭,成为我们民族的心理定势。奴性、惰性,仍积淀在许多人的骨子里。
翻译不准确,评价不客观。
评分资治通鉴
评分说实话,看首篇 光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我震惊了,因为回想起了陈寅恪的“余少喜临川新法之新,而老同涑水迂叟之迂。”以及其“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可见陈面对中国革命的现实,何等矛盾,现在吾等同样如此矛盾……
评分不是太喜欢柏先生的白话
评分翻译不准确,评价不客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