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讲义

明史讲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孟森
出品人:
页数:397
译者:
出版时间:2006-4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050318
丛书系列:孟森著作集
图书标签:
  • 历史
  • 明史
  • 孟森
  • 中国历史
  • 明朝
  • 中华书局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
  • 明史
  • 历史
  • 明朝
  • 历史教材
  • 讲义
  • 史学
  • 中国历史
  • 王朝史
  • 学术
  • 史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孟森著作集:明史讲义》内容简介:1979年4月3日,当时已经87岁高龄的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予之心事有三部书当表彰一、吴燕绍《清代蒙藏回部典汇》;二、孟森《明元清系通纪》;三、钱海岳《南明史稿》。”1980年底,顾老辞世,而他一直惦记着的这三部书,不但未能“表彰”,甚至根本就没能正式出版。老人的心思变成了遗愿。20多年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3部书稿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外,绝少有人提起。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明史在史学上之位置
第二章 明史体例 附明代系统表
第二编 各论
第一章 开国
第一节 太祖起事之前提(附群雄系统表说)
第二节 太祖起事至洪武建元以前
第三节 明开国以后之制度
第四节 洪武年中诸大事
第二章 靖难
第一节 建文朝事之得失
第二节 靖难兵起之事实
第三节 靖难后杀戮之惨
第四节 靖难以后明运之隆替
第五节 靖难两疑案之论定
第六节 仁宣两朝大事略述
第七节 明代讲学之始
第三章 夺门
第一节 正统初政
第二节 土木之变
第三节 景泰即位后之守御
第四节 景泰在位日之功过
第五节 夺门
第六节 成化朝政局
第七节 弘治朝政局
第八节 英宪孝三朝之学术
第四章 议礼
第一节 武宗之失道
第二节 议礼
第三节 议礼前后之影响
第四节 隆庆朝政治
第五节 正嘉隆三朝之学术
第五章 万历之荒怠
第一节 冲幼之期
第二节 醉梦之期
第三节 决裂之期
第四节 光宗一月之附赘
第六章 大崇两朝乱亡之炯鉴
第一节 天启初门户之害
第二节 天启朝之阉祸
第三节 崇祯致亡之症结
第四节 专辨正袁崇焕之诬枉
第五节 崇祯朝之用人
第六节 李自成张献忠及建州兵事
第七章 南明之颠沛
第一节 弘光朝事
第二节 隆武朝事(附绍武建号)
第三节 永历朝事
第四节 鲁监国事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第一次写书评,本不欲写,志才鄙陋,恐遭人哂。二来时间太少,写之觉繁。终写之因,在于此书为历史著作中尤为精细者,介绍给初涉明史之人。 1、结识 孟森字莼孙,号心史,著有《明史讲义》,《清史讲义》。曾赴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政法大学,后回国后因睹政界之污,故弃政从教...  

评分

贤而兴国,奸而误国;文官有气节,宦官瞎折腾。 ------ 1. 太祖——洪武 作者对朱元璋非常推崇。朱元璋建立了一整套制度,相互配合,相当完整,正是这一套制度保证了明朝两百多年,虽屡屡出奸臣、屡屡皇帝不上朝、屡屡大臣被当廷打死,老百姓生活一直也还算是太平的。 ...  

评分

《明史讲义》,是明史大家孟森先生20世纪3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义,被其学生商鸿逵教授保存,后整理出来。 商鸿逵教授之子商传为本书写了导读,其中评述本书“这部讲义的另一特点是以正史而述史。但是孟森先生作此讲义时,却未引用《明实录》的记述。孟森先生对明清两...  

评分

孟森之明史讲义甚好 其一:系统的讲论了明朝的一些规章制度 其二:对明朝的历史没有断章的思考 常与一些古代或者当今的制度作对比 让人有思考的方向 其三:其历史感客观且很是独到 与黄仁宇的又不同 与吕思勉的也不尽相同 虽没有吕思勉的更有启发性 但是对明史...  

评分

一 第一次听说孟森先生,是读鲁迅的《且介亭杂文·隔膜》,说总以为清朝的文字之祸,是由于笑骂了清朝,后来读孟森的《心史丛刊》,方知并不尽然。涉嫌笑骂,固然可以致祸,而“颂圣”也不见得安全,因为还要看资格,资格不够,便是“越俎代谋”,轻则屁股挨板子,重则脖子...  

用户评价

评分

四星半,去百家讲坛的人必读书。

评分

孟森先生坚持传统史观,注重对人对事的分析,目光聚焦于统治阶层。历史本就是由人的经历构成的,而能够在历史里留下印记的也只有精英阶层,这一点无可厚非,从孟森先生的点评来看,颇有见地,能够跳脱出习见,根据史料和合理推测来提出自己的见解,成一家之言,这一点相当难得。就明朝历史本身来说,则皇帝一家的血统似乎较有问题,出了太多的奇葩,行事任性冲动者颇多,让人怀疑基因里是否遗传了偏激的性格。朱明一朝的养士之道颇有可观,士大夫阶层崇尚节操,往往以破家灭族的代价而不悔,这一点不能不让人敬佩。很可惜,皇帝与文臣的对抗,直接导致忠直之士被杀或被逐,导致最后内忧外困下不堪一击,可叹!

评分

太息长叹

评分

尤记某夜读最后南明一章,感慨系之

评分

现在的清史学家都是他的徒子徒孙,想了解清朝历史的一定要看他的书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