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國誌

大中國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明代交通的重啟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事。利瑪竇等第一批耶穌會士進入中國,不僅傳入天主教也嚮中國介紹西方的科學文化;同時,中國的文化思想、哲學歷史等更是透過這批傳教士揚名於歐陸,引起一場「中學西漸」的浪潮,其中《大中國誌》一書則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作者曾德昭,葡萄牙人,十七歲入耶穌會,1620年以後在中國佈道和開闢新教區,1637年返歐後開始撰寫本書,共分兩部分,第一部乃作者多年的見聞,紀錄中各地的物產及製度、風俗、語言、服飾、宗教等情況;第二部則描述耶穌會士在中國傳教的經過。全書巧妙的結閤瞭小說的趣味和歷史的真實,引領讀者徜徉在中國的文化寶庫之中,使人讀來迴味無窮,更可作為研究此一時期傳教史的第一手資料。

出版者:上海古籍齣版社
作者:(葡)曾德昭
出品人:
頁數:350
译者:何高濟
出版時間:1998-12-1
價格:15.8
裝幀:
isbn號碼:978986774345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大中國誌 
  • 曆史 
  • 海外中國研究 
  • 宗教 
  • 中國曆史 
  • 社會 
  • 明清史 
  • 耶穌會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曾德昭是耶穌會士,1613年到達中國南京,1636年返迴歐洲,在旅途上完成瞭《大中國誌》。

本書分兩大部分,上部根據作者多年見聞,記述中國各省的物産和情況,中國的政治製度、風俗習慣、語言文學、服飾、宗教信仰等;下部記錄耶穌會士在華的傳教事跡。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去年年尾,小弟在一个网站看到一篇关于晚明时期西欧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讚叹的文章,文章下的就有很多留言,有些人喜欢这篇文章,但也有很多批评文章民族主义,然后列举很多传教士们对中国文化的批判。碰巧小弟在香港的PageOne买下了晚明时期耶稣会传教士曾德昭(Alvaro Semedo...

評分

去年年尾,小弟在一个网站看到一篇关于晚明时期西欧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讚叹的文章,文章下的就有很多留言,有些人喜欢这篇文章,但也有很多批评文章民族主义,然后列举很多传教士们对中国文化的批判。碰巧小弟在香港的PageOne买下了晚明时期耶稣会传教士曾德昭(Alvaro Semedo...

評分

去年年尾,小弟在一个网站看到一篇关于晚明时期西欧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讚叹的文章,文章下的就有很多留言,有些人喜欢这篇文章,但也有很多批评文章民族主义,然后列举很多传教士们对中国文化的批判。碰巧小弟在香港的PageOne买下了晚明时期耶稣会传教士曾德昭(Alvaro Semedo...

評分

去年年尾,小弟在一个网站看到一篇关于晚明时期西欧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讚叹的文章,文章下的就有很多留言,有些人喜欢这篇文章,但也有很多批评文章民族主义,然后列举很多传教士们对中国文化的批判。碰巧小弟在香港的PageOne买下了晚明时期耶稣会传教士曾德昭(Alvaro Semedo...

評分

去年年尾,小弟在一个网站看到一篇关于晚明时期西欧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讚叹的文章,文章下的就有很多留言,有些人喜欢这篇文章,但也有很多批评文章民族主义,然后列举很多传教士们对中国文化的批判。碰巧小弟在香港的PageOne买下了晚明时期耶稣会传教士曾德昭(Alvaro Semedo...

用戶評價

评分

看看人傢咋看我們的

评分

準確詳細,有心人寫得一手好記錄。

评分

400年前的中國

评分

傳教士漢學階段的史料。似乎都是直譯,又彆扭又好笑,有種奇異的喜感。以此書可以直觀感受明朝風土人情,裏麵描寫的事兒都很有意思(比如,閉關和尚並非不吃飯,而是他們喝茶水時裏麵會放一顆牛肉乾粉末丸,造成無需食物的假象)。

评分

第一部分比較有意思,通過葡萄牙人的視角看明朝,不過作者對明代中國多有溢美,而後來的馬嘎爾尼就傲慢辛刺的多瞭。比如作者認為,中國官員廉潔節儉,中國當時經濟繁榮。如果真這樣,明朝也不會亡瞭 第二部分比較乏味,通篇看下來,都是明朝政府或者民間對天主教傳教運動的鎮壓,對天主徒的迫害。明清兩代,對天主教的態度基本是如齣一轍。篳路藍縷,以啓山林,真的對當時的傳教士多瞭幾分敬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