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学校特藏室看了这本书,因为时间关系,最后关于储安平的没看完。单单从文字上讲,这么多人给五星有点过奖,我想可能有的考虑到其他。 三个故事在现在已经经常被人提起并且好多书中有说到,但戴晴是否是第一个将这些故事的人呢,真实的故事。考虑到时代,这本书不易。 ...
评分我越来越觉得人的个性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这种个性不限于一些好的品质,也不是一些坏的品质,但它一定具有独特的魅力,让人庸庸碌碌的生活中为之一振,甚至热血沸腾。当我看那些伟大的历史人物时,通常会想是什么造就了他们的伟大,曼德拉、甘地,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等。我们...
评分1957年这场最大的阳谋运动不过是肃AB团和延安整风的故技重施,然而知识分子却一再为自己的天真付出惨痛代价。他们丧失气节地相互攻讦,力求自保,也就难怪伟大领袖会嘲讽书读的越多越蠢了,这不啻是中国文化人最悲惨也最耻辱的一页。
评分一 储安平在《观察》发刊词里提出办刊的四项原则,第四点乃是理性。 他说:“人类最可宝贵的素质是理性,教育的最大目的亦在发挥人类的理性。没有理性,社会不能安定,文化不能进步。现在中国到处都是凭借冲动和强力来解决纠纷,甚至正在受着教育的青年也是动辄用武...
评分我越来越觉得人的个性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这种个性不限于一些好的品质,也不是一些坏的品质,但它一定具有独特的魅力,让人庸庸碌碌的生活中为之一振,甚至热血沸腾。当我看那些伟大的历史人物时,通常会想是什么造就了他们的伟大,曼德拉、甘地,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等。我们...
下班路上继续读了些戴晴的《梁漱溟王实味储安平》。这几个人,都是让人都疼的角色,包括作者,然而再怎么闹和倔强,毕竟是书生,抵不过政府的一锤子。因此,他们的命运,都不怎么好,而不好呢,去世的三位,都在晚年。说起枉死延安的王实味,文章开篇就是——一个中年干部穿戴的人拖出另外一个同样穿戴的人,在延安的黄昏里砍了脑袋,后者,便是王实味,野百合哪里有什么春天?然而据说,王实味早年的那段入党经历,竟是为了追求一位女性,1920年代,正是李大钊被害前后。一面,党的领导人被抓被害,一面,却有心谈着恋爱,当然要不得。轻者批评,重者株人诛心。还好,早年的人心里怀着善念的颇多,王先生那时只得了公开批评。说起来,如今入党,全为了追追女孩子,估计也不是行不通的。
评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评分89年版本的书,即使今天读来仍振聋发聩,按现在的审查标准应该无法在大陆出版
评分梁漱溟和王实味的故事只是让人可怜,储安平则是实实在在地让人觉得悲从中来,哀莫大于心不死;另:储安平的《观察》提倡的民主,自由,进步,理性,时至今日,最重要的理性还难以见得,不论左派右派五毛五分,大都以站队来臧否事物,怎能不让人生厌
评分梁漱溟那段公案,现已天下尽知,而其最早,是在戴先生这本书中详实考订并刊布出的。王实味的高才与清醒,令人惋惜之余,足以对革命延安的神圣性产生强烈怀疑。而储安平与观察的命运,正是文人飞蛾扑火般投身政治,在所谓新中国的必然结局。此书价值由此可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