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丁懺悔錄

奧古斯丁懺悔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誌文
作者:奧古斯丁
出品人:
頁數:402
译者:徐玉芹
出版時間:1985
價格:0
裝幀:
isbn號碼:978957545356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宗教
  • 奧古斯丁
  • 西方文學經典與人文思維
  • 奧古斯丁
  • 哲學
  • 傳記
  • 2014
  • 奧古斯丁 懺悔錄 哲學 懺悔 晚年思想 神學 反思 個人成長 古典文學 自我認知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西方文學史上,聖.奧剋斯丁的「懺悔錄」是一本永垂不朽的經典名著。正如大詩人佩脫拉剋所稱譽的:「這本赤裸裸、充滿炙熱光焰的錶白,可以使麻木冷漠的人獲得熱力;使徬徨睏惑的人覓得慰藉;使你的靈魂得到洗滌、提昇;使你禁不住潸然落淚、喜極而泣。」這本靈魂的白告旨開啟瞭文學史上「告白」的先河。日後盧騷、托爾斯泰……這些勇者都他那裡獲得靈啟和勇氣。全書共計十三捲,書中描敘信仰的心路歷程、靈魂的掙紮、清純無私的母愛、肉慾的瀋淪、自我批判與反省……文筆忠實而無隱諱,有如噴湧而齣的清泉汨汨而齣,不可遏抑。可以當作鑑戒,可以當作靈修,可以作為切磋啟迪的座右銘。這本書使我們得窺這位西方最偉大思想教父一生信仰和靈魂的全盤歷程。在在足供讀者省思、考察,從而萌生見賢思齊之念,踏穩自己的腳步,確定人生追求的方嚮。

著者簡介

奧古斯丁 AureliusAugustinus

354 -430

歐洲中世紀哲學傢、神學傢、羅馬基督教拉丁教父的主要代錶、新柏拉圖主義者、基督教教父哲學的完成者。

生平與著作

354年11月13曰奧古斯丁生於北非的塔加斯特(臨近曆史名城迦太基),即今阿爾及利亞的蘇剋阿赫臘斯。母親是虔誠的基督徒,父親是異教徒。奧古斯丁傢庭並不富裕,勉強在本地和馬道拉、迦太基等城學完當時羅馬帝國規定的三級製教育。374~386年,他先後在塔加斯特、迦太基、羅馬、米蘭等地教授語法和修辭。他在青年時代生活極為放蕩,但求知欲甚強,思想頗為敏銳。善惡問題是他畢生思考的主題。他一度信奉摩尼教,接受它的善惡二元論學說,認為惡起源於某種實體。他通過學習新柏拉圖學派的著作和在米蘭大主教安布羅斯的影響下,33歲時放棄摩尼教,皈依基督教。他一反過去的放蕩生活,拋棄情人和未婚妻,過清心寡欲的修道士生活。388年返迴北非故居。391年升為神父。396年任北非希波(即今阿爾及利亞的安納巴)的主教。430年 8月 28曰逝世,被教會封為偉大的聖師。他著書立說,闡述教義,著有《懺悔錄》、《論自由意誌》、《獨語錄》、《上帝之城》、《論真宗教》、《教義手冊》、《論三位一體》等。他在著作中同摩尼教等學說展開激烈的論戰,主要涉及原罪論、自由意誌論、神恩論和預定論等神學和哲學問題。

基督教哲學

奧古斯丁以神為核心,以信仰為前提,以聖經為根據,運用新柏拉圖主義理論結構論述基督教哲學的基本原理。他強調真正的哲學隻能和真正的宗教即基督教結閤在一起;唯獨基督教纔有真正的哲學。其原則是:首先信仰,然後理解,信仰以便理解,理解為瞭信仰。真正的哲學就是愛神。基督教哲學的核心問題,一是關於靈魂,一是關於神。基督教哲學的理論是在認識神和認識自我上建立起來的。

奧古斯丁斷言,神為精神實體,是無限而永恒不變的超越存在,人們隻能通過內心思辨神秘地直觀它。由於人類語言的貧乏,無法錶述它,隻能心領神會。關於人的存在,奧古斯丁同樣采取內心思辨的方法加以論證,認為主體存在的真實性以思維存在的真實性為根據。這是因為:①人人都知道自己在思維;所以思維是確鑿無疑的;②懷疑和錯誤恰好證明自我的存在。從理論形式來說,奧古斯丁這種論點對R.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不無影響。

他繼承 "三位一體" 的正統教義,論述和發揮瞭"原罪"和"救贖"學說。他認為,人類祖先亞當違背神的命令,吃禁果,犯瞭罪,本性從此敗壞,因此人生來都是有罪的,人不能不犯罪;神是善的,而且是至善,它是一切善的根源;實質上,善是絕對的,唯有善存在,惡是虛無;惡本身並不存在,惡是相對於善而言的,在善之外,無所謂惡,惡無非是"善的缺乏"或"實體和本質的缺乏";人生來是個有缺陷的存在者,就其缺陷而言,是惡的;但就其存在者而言,是善的,罪惡的起源在於人類思想的邪惡,缺乏善,歸根到底是背離神的善,缺乏神的善。奧古斯丁認為,背離瞭本性的人是不能不犯罪的,想恢復本性而行善,隻有依靠至善的神。為此他斷言;追求至善的神是人的本性的需要,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是人生的最終目的。

晚年,他根據他的善和惡兩個概念,提齣"上帝之城"和"人間之城"的理論。把信仰神、反對物質世界、衊視現世生活列入"上帝之城"的領域,看作善的錶現;把生活在現實物質世界而反對信仰神列入"人間之城"的領域,看作惡的錶現。他告誡人們信奉神,作"上帝之城"的臣民,同時又把基督教說成是神所特選的"上帝之城"的現世代理,基督教會勝於一切世俗的國傢。奧古斯丁假藉善和惡的問題,把信仰神推廣到社會生活中,提齣教權至上論。這在基督教史上是首創的。後來中世紀經院哲學主張神權政治論就是以此為理論根據的。

奧古斯丁運用新柏拉圖主義的哲學論證基督教教義,把哲學和神學結閤在一起,從理論上為基督教確立瞭宗教世界觀和人生觀,把教父哲學推嚮瞭全盛時期。

倫理思想

奧古斯丁把上帝創造世界的宗教觀念和柏拉圖的理念論結閤起來建立其倫理學說。他把道德的善惡歸結為人對上帝的關係,從而改變瞭古希臘傳統的倫理學研究方嚮,成為中世紀基督教道德的主要思想來源之一。奧古斯丁認為,塵世和天國是絕對對立的,人由於亞當的原罪而遠離瞭上帝,因而具有自私和趨嚮邪惡的傾嚮,人隻有信仰、熱愛和順從上帝,纔能從原罪中拯救自己。在他看來,幸福就是為上帝和敬事上帝所得的快樂,人生的最終目的就是脫離塵世的罪惡的"人間之城",進入幸福的"上帝之城"。奧古斯丁認為,推動人類行動的力量不是理性,而是愛。他所說的愛有兩種,一種是對自己的愛,即自愛,這種愛使人自私、驕傲、墮落,遠離上帝而鑄成罪惡;另一種是對上帝的愛,即仁愛,它使人慈善、謙卑、順從,並不斷接近上帝,達到至善。因此,對上帝的愛是道德的最高原則,熱愛上帝是最高的美德,其他一切德性如果不是充滿對上帝的愛,就沒有任何價值。他指齣,人由於原罪而喪失瞭自由,但由於上帝的仁慈,人又有瞭上帝賦予的意誌自由,所以人就有瞭選擇善惡的意願和能力,而且隻要人意願去做,他就有能力做到擇善祛惡。在他看來,能力和意願也是一緻的,意願即是意誌,即是行動。奧古斯丁特彆強調個人的內心鬥爭和良心的作用。他認為,隻有"我和我自己鬥爭"的內心風暴,纔能把自己赤裸裸地暴露在上帝麵前,通過懺悔和反省,接受良心的譴責,懲罰自己的罪惡;隻有"我與我的決鬥",纔能剋製使人墮落的肉體欲望,掙脫束縛意誌的情欲鐵鏈,淨化靈魂的自我,做到安貧、溫良、哀痛、飢渴慕義、慈惠待人、純潔、和平。奧古斯丁的倫理思想後來被托馬斯·阿奎那所繼承,並進一步發展成為龐大的神學倫理思想體係,成為基督教道德的理論基石。

圖書目錄

第 一 捲
1、贊美主的意誌是由主而來
2、如何尋求主,使他在自身裏麵,同時使自身在他裏麵
3、上帝以人所不知的方式充塞於天地之中
4、上帝的偉大與完美無法完全描繪齣來
5、祈求上帝的愛和赦免
6、敘述幼年時代。贊美上帝的唯一與永恒
7、幼年時代罪惡已存在
8、兒童如何學習說話
9、討厭功課,喜歡遊戲,孩子們懼怕鞭打
10、喜歡玩耍和看戲,疏忽功課
11、病重請求洗禮,因病情豁然而愈故延緩
12、被強迫做學問,上帝也善用這事
13、求學期中最熱愛的課程
14、討厭拉丁語課程
15、嚮上帝祈禱
16、指責青年教育的方法
17、熱衷文學
18、人們注重文法,卻對遵守上帝的戒律漠不關心
19、成長
20、感恩
第 二 捲
1、迴憶與懺悔
2、耽溺情欲
3、遊學
4、偷竊
5、犯罪之因
6、唯上帝是至善
7、感恩
8、結夥為樂
9、近墨者黑
10、上帝的光輝
第 三 捲
1、重為愛欲所俘
2、喜好悲劇
3、痛恨不良學生的粗暴行為
4、讀西塞羅《荷爾登休斯》,熱衷哲學
5、對聖經的文體單純感到失望
6、被摩尼教教義所惑
7、摩尼教教義不閤理之處
8、反對摩尼教。談惡行
9、罪惡的區彆,上帝審判和人審判之不同
10、摩尼教的邪說--地的果實
11、母親的感嘆與夢境
12、母親得知兒子會悔悟
第 四 捲
1、誘惑他人入迷途
2、教雄辯術,有瞭情婦。輕衊地嚮他保證勝利的占蔔師
3、醉心占星術與覺醒
4、談朋友的病與洗禮。為和自己一樣陷入錯誤裏的朋友之死亡悲傷萬分。洗禮的密跡具有驚人效果
5、為何哭泣對於可憐的人們是甜美的
6、朋友的死造成極大的悲傷
7、改變住處,減輕心痛
8、隨時間流逝,從與朋友的交往中緩和悲傷的心情
9、關於人類的友情。愛上帝的人是幸福的
10、受造物轉眼即逝,靈魂不能在其中獲得平靜
11、一切的受造物皆無常,隻有上帝是永恒
12、隻要在所愛的各事物中愛上帝,愛當不緻受責罰
13、愛從何處誕生
14、將《美與均衡》一書獻給希埃利烏斯。為什麼敬愛這個人
15、被物體的形象濛蔽的人,當無法理解靈性的事物
16、以自己的能力理解亞裏斯多德的《範疇論》和有關自由學藝的書
第 五 捲
1、提起精神贊美神
2、不義之人不能逃避上帝的眼睛,必須迴到他身邊
3、關於摩尼教徒法斯托斯,及被造物而不承認創造主的哲學傢們之盲目
4、唯有認識上帝纔能獲得最大的幸福
5、由於摩尼教對天體一無所知,揭穿瞭它在其他方麵也不可信賴
6、法斯托斯雖然雄辯,但關於自由學術是無知的
7、脫離摩尼教
8、違逆母親的意思前往羅馬
9、罹患熱病,呈彌留狀態
10、接受福音之前的錯誤
11、與天主教徒交往的情形
12、羅馬學生的狡詐程度
13、派往米蘭教雄辯術,受到安普羅休斯的歡迎
14、聽過安普羅修斯的話後,逐漸脫離錯誤
第 六 捲
1、不是摩尼教徒,也不是天主教徒的聖奧古斯丁
2、殉教者墳墓的貢物和聚飲
3、安普羅修斯的忙碌與研究
4、從安普羅修斯的傳教中瞭解教會的教誨
5、關於聖經的權威及其必要性
6、以愉快的乞丐為例,說明為野心奔走得人們如何悲哀
7、使對鬥劍狂熱的亞裏比斯清醒
8、亞裏比斯對以前厭惡的鬥劍瘋狂般的熱愛
9、亞裏比斯以盜竊罪嫌被逮捕
10、亞裏比斯的品德完整性,以及涅布裏迪斯的到達
11、不安而企圖重建生活
12、與亞裏比斯爭論有關結婚和獨身生活
13、母親為兒子覓親
14、企圖與朋友們共同生活
15、與情婦分手後又有新愛人
16、對死亡和審判的恐懼未消失
第 七 捲
1、認為神是在無限空間裏擴展的某種物體
2、涅布裏迪斯反駁摩尼教徒的論據
3、罪惡的根源是自由的意誌
4、上帝是永恒存在的
5、繼續探討罪惡從何處産生,其根源在何處
6、排斥占星傢
7、尋求罪惡之源,同時非常痛苦
8、上帝的憐憫與用什麼方法援助
9、在柏拉圖派的書中發現永恒的寓言有神性,可是未發現道成肉身的寓言有人性
10、比以前更清楚的瞭解神聖的事物
11、受造物在何種意義下存在或不存在
12、一切存在的東西皆善
13、一切被創造的東西都贊美主
14、有健全理性的人,對上帝的任何被造物都不會産生不滿
15、真實與虛僞以什麼方式存在受造物中
16、一切的事物皆善,即使是不適閤的事物也一樣
17、妨礙認識神性的事物
18、基督是獲救的唯一道路
19、對基督之道成肉身有何看法
20、柏拉圖派的書增長知識,但同時也助長傲慢
21、什麼是柏拉圖派的書中找不著,而能在聖經中找到的
第 八 捲
1、受到想改善生活的熱情驅使,決心去找辛普利亞努斯
2、關於雄辯學傢維剋托利努斯的悔悟
3、對罪人的悔悟,上帝與天使都非常高興
4、為什麼對高貴人的悔悟應更高興
5、什麼事使悔悟緩慢
6、朋提齊亞努斯談安東尼的生涯
7、因朋提齊亞努斯的話而苦惱
8、逃到庭院後發生的事情
9、靈魂對自己下命令,可是又遭到自己的反抗,為什麼呢?
10、駁斥摩尼教認為有兩個相反意誌,故有兩個相反本性的主張
11、內心産生靈與欲的搏鬥
12、聽到某聲音而完全悔悟
第 九 捲
1、一麵看到自己的慘狀,一麵贊美神的恩慈
2、辭去修辭學教職一事,延至葡萄收獲季的假期
3、藉用維爾坤都斯的山莊
4、關於在卡西奇亞剋姆寫的書,及寫給涅布裏迪斯的信件。虔誠的朗談《詩篇》時,劇烈的壓痛突然消失
5、與安普羅修斯商談應讀的書
6、與亞裏比斯、亞德奧達托斯一起去米蘭受洗
7、在米蘭成立教會聖詩班。發現普羅達西斯與格爾瓦西斯的遺體
8、西渥鳩斯的悔悟,談幼年時代母親的教育
9、繼續談母親值得贊美的行為
10、與母親交談天國的事情
11、母親之死
12、悲慟母親之死,追悼死者
13、為去世的母親祈禱
第 十 捲
1、惟有上帝能帶來希望和喜悅
2、上帝知道隱瞞的事情,那麼為何還要嚮上帝坦承一切
3、其次,為什麼告白的不是自己過去是什麼人而是現在是什麼人
4、這樣的懺悔也有很大的效果
5、人無法完全瞭解自身
6、在愛上帝時,人的愛是什麼?是否能從受造物中認識上帝?
7、以身體的感覺性能力無法發現上帝
8、記憶力
9、關於學問的記憶
10、各種學問不是從感覺進入記憶中,而是從記憶深處取齣來
11、所謂學習是什麼
12、關於數學的記憶
13、我們用記憶記住記憶的事情
14、記憶以何種方式包含感情?在我們不高興時,用什麼方法想起高興的事
15、我們記憶現在不存在的事情
16、也有忘卻的記憶
17、記憶力雖然偉大,但為瞭體悟上帝的存在,必須超越記憶前進
18、如果不能保存在記憶中,失去的東西將找不迴來
19、所謂想起是什麼情形呢?
20、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幸福,因此首先要瞭解幸福的意義
21、什麼樣的記憶方法能使幸福的生活存在於記憶中
22、所謂幸福的生活是什麼情形,它又在哪裏
23、更進一步追求什麼是幸福的生活,以及在哪裏的問題
24、感謝和喜悅自己的記憶中有上帝存在
25、在記憶的哪一階段能發現上帝
26、何處能發現上帝
27、上帝的美如何占據人心
28、此世的生活悲慘
29、一切的希望在上帝
30、懺悔受到情欲的誘惑
31、對食欲的誘惑應采取何種態度
32、對嗅覺的誘惑應采取何種態度
33、對聽覺的快樂應采取何種態度
34、對視覺的誘惑應采取何種態度
35、對第二種誘惑,也就是好奇心的誘惑應采取何種態度
36、對傲慢這第三中誘惑,應采取何種態度
37、對人們的贊美會如何動心
38、齣於虛榮的德行是危險的
39、自愛的力量與本性
40、在自己的內心及其他事物中
41、三種欲望
42、很不幸的,有些人認為魔鬼是迴到神身邊的中介者,所以跑到魔鬼的身邊
43、基督纔是真正的仲介者
第 十 一 捲
1、我們為什麼要嚮知道一切的上帝懺悔
2、嚮上帝祈求瞭解聖經的力量
3、如果沒有上帝的恩賜,就無法瞭解摩西記載的關於創造天地之事
4、受造物呼求創造主上帝
5、世界是從無創造齣來的
6、為瞭使世界誕生,上帝用什麼方法談話
7、上帝的道和上帝永遠共存
8、上帝之道是我們學習一切真理的原始依據
9、上帝之道如何進入心裏
10、人們反問上帝在創造天地之前做什麼
11、以上帝的永遠是不知道時間的異論作為迴答
12、在創造天地之前,神完成什麼事
13、上帝在創造時間之前,沒有任何時間
14、時間的三種差異
15、時間的尺度在何處
16、何種時間能測量,何種時間不能測量
17、所謂過去的時間和未來的時間在何處
18、所謂過去的時間和未來的時間為何是現在
19、無從瞭解上帝告知未來的方法
20、對於時間的差異應如何命名
21、怎樣纔能測量時間
22、嚮上帝祈求解開這個謎
23、何謂時間
24、時間是用來測量物體的運動
25、再一次嚮上帝祈求
26、我們如何測量時間
27、如何測量繼續存在於思想裏的時間
28、我們用思想測量時間
29、嚮時間性事物分散的自己,希望在上帝那裏集中統一
30、再度駁斥對上帝在創世之前做什麼事有異議的人
31、上帝是以何種方法瞭解,受造物是以何種方法瞭解
第 十 二 捲
1、探討真理是很睏難的
2、天與地的雙重意義
3、黑暗的深淵之上是何物
4、什麼是眼睛看不到而無法形容的「地」
5、對無形物質的稱呼有何想法
6、關於無形物質,曾和摩尼教義有何共同想法,現在又有何想法
7、上帝從無中創造齣天,即天使們,以及地,即無形物質
8、從無中誕生無形物質,又從這個物質誕生一切可見的事物
9、沒有提到創造天地的日期,僅記載「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其原因何在?
10、嚮上帝祈求教誨
11、從神處學到的事情
12、無時間性的兩個受造物
13、聖經未提及日期,僅記載「起初上帝創造天地」,這是為什麼?
14、聖經的深奧
15、反對者也不能否認聖奧古斯丁對上帝、天使、無形物質所持的觀點
16、不想和反對上帝真理的人們爭論
17、天和地有各種意義的解釋
18、在對聖經的解釋中,何種錯誤是無害的
19、清楚而真實的事情
20、「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含有各種意義
21、所謂「混沌空虛的地」,也可做各種解釋
22、對聖經的解釋有兩種不同意見
23、《創世記》中並沒談及關於其創造,但可肯定的是上帝創造瞭一切事物
24、不可武斷地認定摩西有什麼想法
25、反駁輕易排斥彆人的解釋方法的人們
26、何種話適閤聖經
27、謙虛而單純的話適閤聖經
28、聖經隻能由有教養的人做各種意義的闡釋
29、談論聖經的人們意見雖不相同,但對愛與真理的熱情必須一緻
30、在那句話中發現的所有真理,應可認為是摩西的意見
31、聖經的真正意義是由聖靈給予啓示
第 十 三 捲
1、呼求上帝承認上帝的善是在自己之前
2、受造物是由於上帝本性的善得以完成、存在
3、一切來自上帝的恩典
4、上帝是不需要被創造的
5、從《創世記》第一章的話中理解上帝的三位一體
6、為什麼說靈是運行於水麵上
7、聖靈的果效
8、對理性的受造物而言,次於上帝的任何東西均不足以作為幸福的安息
9、為什麼隻有聖靈運行在水麵上
10、一切事物是從上帝的恩典中誕生
11、在人類內在的三位一體之意義
12、創造天地是預先錶示教會之形成
13、活在這個世界裏的人還沒有完全新生
14、信仰和希望能使我們堅強
15、什麼是天,上麵的水又是什麼
16、惟有上帝本身纔能完全瞭解上帝
17、說明什麼是海,什麼是陸?
18、劃分晝和夜的光體
19、關於「光體的誕生」
20、什麼是有生命的物?什麼是飛鳥?
21、解釋「有生命的靈魂」
22、解釋「照我們的形象造人」
23、解釋「管理海中的魚」
24、解釋上帝教人類「生養眾多,遍滿全地」
25、解釋「我把所有的……給你們作食物」
26、從對鄰居的善舉,産生喜悅和利益
27、「鱗介和鯨鯢」代錶什麼意義
28、 解釋「上帝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
29、神將其所做的工,八次看齣善,這應該怎麼解釋
30、摩尼教徒們的妄想
31、虔誠的人們認同上帝認為善良的一切東西
32、概略敘述上帝所做的事
33、萬物從無誕生,還是從同時創造的物質中誕生
34、對天地的創造做比喻性說明
35、祈禱平安
36、為什麼第七天沒有晚餐
37、上帝為瞭我們何時休息
38、上帝與人對受造物的認識方法不同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一本仰慕了很久的书,很早以前就想看了。书中除了作者自传性的深切忏悔之外,还包括了作者许多的哲学和神学思想,幸好本书的译者也是一名基督徒,能够将书中的精华表达出来。 如果给一位涉世未深的无神论者看的话,可能觉得此书相当的啰嗦,而且用词也有点肉麻。但对于...  

評分

如今还困惑着现代人们的问题,在1600年前先哲就已经深度思考并给出自己的答案。 《忏悔录》是公元394~400年奥古斯丁写的一本以祈祷自传手法所写的自传体回忆录,距今已经1620年,整整跨越了16个世纪,令人称奇的是,在一千多年前,先哲早于对困扰如今绝大多数人的问题和烦恼进...  

評分

这本书大概是我看得最慢的一本书了,但却不能停下。字里行间浸透了作者对人生宇宙过去未来的深刻的思考,非常厚重真诚。这本书打破了一些我对宗教的一些偏见,让我看到了一位伟大而睿智信徒的心扉。作者以坦诚的态度对已经过去的生命三十多的得失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和思考,并对...  

評分

奥古斯丁在其著作《忏悔录》的卷1-9中记叙了他出生至33岁母亲病逝的一段历史,卷10-13则写出了他著述此书时的思想情况,讲述了他对上帝的理解,以及对《创世纪》的解读。其中,卷11-12中集中论述了他对时间问题的看法,本篇读书笔记着重于梳理其关于时间问题的论述: 一、处理...  

評分

忏悔录读后感 ——我们都应该忏悔 我们也应该是忏悔者,在读这本书时碰到几个朋友跟我开玩笑说:“你做了什么亏心事,要看忏悔录?”我连忙解释道:“在西方忏悔录一般都是自传,作者并不是做了什么亏心事或丧尽良心需要忏悔。”这样解释言外之意似乎也是在告诉他们:“我本人...  

用戶評價

评分

又一本中學年代讀過而又赫死人的書!中六轉到新校,天天都要集隊和「聽野」(係根本係唔知咩來而隻好泛指「野」),隊一麵集,書一麵看,被神父看見,拿來看看,赫死瞭他,以為我有心當神父,他隻笑笑口叫我小息時再看,並且沒有沒收,我很想知道如果我當時在看《金剛經》、《可蘭經》,甚至《毛語錄》的話,神父會有什麼反應?說迴來,此書甚悶,但內裏有柏拉圖式的思辯、二元論、基督教的係統神學和哲學,並奧氏個人對人生、宗教、罪和性愛等懺悔,可以當傳記來睇,亦可以當八卦雜誌來讀,但絕對是一本非常悶的八卦雜誌!

评分

又一本中學年代讀過而又赫死人的書!中六轉到新校,天天都要集隊和「聽野」(係根本係唔知咩來而隻好泛指「野」),隊一麵集,書一麵看,被神父看見,拿來看看,赫死瞭他,以為我有心當神父,他隻笑笑口叫我小息時再看,並且沒有沒收,我很想知道如果我當時在看《金剛經》、《可蘭經》,甚至《毛語錄》的話,神父會有什麼反應?說迴來,此書甚悶,但內裏有柏拉圖式的思辯、二元論、基督教的係統神學和哲學,並奧氏個人對人生、宗教、罪和性愛等懺悔,可以當傳記來睇,亦可以當八卦雜誌來讀,但絕對是一本非常悶的八卦雜誌!

评分

又一本中學年代讀過而又赫死人的書!中六轉到新校,天天都要集隊和「聽野」(係根本係唔知咩來而隻好泛指「野」),隊一麵集,書一麵看,被神父看見,拿來看看,赫死瞭他,以為我有心當神父,他隻笑笑口叫我小息時再看,並且沒有沒收,我很想知道如果我當時在看《金剛經》、《可蘭經》,甚至《毛語錄》的話,神父會有什麼反應?說迴來,此書甚悶,但內裏有柏拉圖式的思辯、二元論、基督教的係統神學和哲學,並奧氏個人對人生、宗教、罪和性愛等懺悔,可以當傳記來睇,亦可以當八卦雜誌來讀,但絕對是一本非常悶的八卦雜誌!

评分

又一本中學年代讀過而又赫死人的書!中六轉到新校,天天都要集隊和「聽野」(係根本係唔知咩來而隻好泛指「野」),隊一麵集,書一麵看,被神父看見,拿來看看,赫死瞭他,以為我有心當神父,他隻笑笑口叫我小息時再看,並且沒有沒收,我很想知道如果我當時在看《金剛經》、《可蘭經》,甚至《毛語錄》的話,神父會有什麼反應?說迴來,此書甚悶,但內裏有柏拉圖式的思辯、二元論、基督教的係統神學和哲學,並奧氏個人對人生、宗教、罪和性愛等懺悔,可以當傳記來睇,亦可以當八卦雜誌來讀,但絕對是一本非常悶的八卦雜誌!

评分

關於基督,救贖,人性,善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