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南:假使心中有所求,有修道清净,想图个清净,那就不清净了,必须摆脱这一念,才是毕竟清净。不过,这个境界太高了,不容易达到,因此,文殊菩萨退而求其次,而问大菩萨如何发起清净心? 我:和尚、尼姑,出家是误。清净不是外界清净而是内心清净,...
评分读之前,对佛的了解,基本上来自电视剧西游记--如来佛祖法力无边,观世音菩萨慈悲为怀。大肚弥勒佛不知道会干嘛。 信佛求佛,是因为他们的法力么?帮我们度过困厄,完成心愿? 如果不信又会怎样?似乎也没什么损失。 可是,毕竟,佛经传入中国后,流传很快,佛教很是盛行了些...
评分可以说,在修行初步遇到的问题,仔细研读此书,均可找到答案, 之所以给力荐,深感此书是实修过程中可采撷不尽的一本著作。 也因为走了弯路,再看此书,才知自己魔障在何处。 良师益友莫若如此。 建议读《圆觉经略说》可先从第十二章看起,再读第一章,先正心诚意,可 ...
评分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南:假使心中有所求,有修道清净,想图个清净,那就不清净了,必须摆脱这一念,才是毕竟清净。不过,这个境界太高了,不容易达到,因此,文殊菩萨退而求其次,而问大菩萨如何发起清净心? 我:和尚、尼姑,出家是误。清净不是外界清净而是内心清净,...
评分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虽然这句话不是圆觉经里的,但是南老讲述时似乎特别偏爱这一句。 我就想啊,想啊,这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究竟是个什么境界呢? 忽然有一天我想到,好像只有双方都互相喜欢但是还没表白时是这种感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胡说八道
评分1994年9月2日。
评分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乔慢;若复远离,应断嗔恨。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当精进降服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
评分再倒着读一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行则殆。
评分《圆觉经》是我非常喜欢的经书之一。 但这个略说,总觉是哪不对,可说不出哪里不对来。大概某混杂狐狸面庞与庄严耳的合一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