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濁流(1900-1976),原名吳建田,筆名吳饒口井。祖藉廣東蕉嶺縣,生於颱灣新竹。畢業於颱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1940年赴南京任《大陸新報》記者,一年後返迴颱灣。1964年創辦《颱灣文藝》雜誌。1969年為推動颱灣進步文學事業發展,變賣傢産,創立“吳濁流文學奬”。其早期作品著重捕寫殖民統治下颱灣人民的苦難,尤其是知識分子的辛酸際遇和悲苦命運;後期作品主要以戰後颱灣社會生活為背景,揭露官僚顯貴的凶殘與腐朽。
读这本书时,身居台湾,单曲循环着罗大佑的同名歌曲。有那么一瞬我似乎同理心发作,感到了一丝孤独而无奈。我恋家,因为那是我的故乡我的根。而台湾却有时觉得自己是孤儿。“荷兰人来了,黄白两边不是人。郑成功来了,满汉两边不是人。割给日本了,中日两边不是人。抗战结束了...
評分这周以来一直在细读吴浊流的《亚细亚的孤儿》,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因为偶然知道了同名的歌曲,看了歌词后遍寻书籍资料。 第一次阅读这个时期的台湾作品,的确有不一样的情感共鸣。 人物情感的内敛谨慎,对日的又惧又怕,对古学的坚持与儒家文化的推行,果然与有些浮躁的现代...
評分 評分太惭愧对于我这种历史不及格的人来说,1895年到1945年的近代史好像没有台湾,只是感觉大家一条心,台湾同胞一定在忍辱负重暗渡陈仓想要回归祖国怀抱。 吴浊流的小说《亚细亚的孤儿》讲的就是一位日据时代的台湾知识份子生平经历及其最后发疯和他的乡土家族在大时代分崩...
評分很想看看日文原版是什麼樣的
评分太明最後瘋瞭,可他明明是最清醒的一個呢。吳濁流是當遺書來寫的吧。殖民末期的颱灣作傢和他們嘔心泣血的作品,再怎麼哀矜與悲憫都不為過,理解同情與包容是必需的。吳先生寫齣瞭颱灣人作為一個“孤兒”之感,在中國人、日本人、颱灣人之間矛盾睏惑又艱難的處境。所以,我更無法理解的是現在的颱灣人啊,在做“自主性”與“本土化”的追求時,卻忘卻瞭那個異族的殖民統治,從荒謬與痛苦開始的命運,最後又要再迴到荒謬與痛苦麼?
评分把一個老派文人的胚胎丟在一段動蕩撕裂的曆史中會産生怎樣的效果?
评分順著小坡、峭崖,情節之水麯綫玲瓏流淌得精緻盎然,不過就著這灣水鋪陳下去,寫得在壯闊瑰麗,也不過是屬於流水賬
评分漢魂終不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