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澂佛學論著選集 (全五冊)

呂澂佛學論著選集 (全五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齊魯書社
作者:呂澂
出品人:
頁數:3007
译者:
出版時間:1991-7-1
價格:126.0
裝幀:硬精裝
isbn號碼:978753330100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佛學
  • 呂澂
  • 佛教
  • 宗教
  • 呂澂
  • 文集
  • 宗教史學與社會史之“互文性”研究以佛教為中心
  • 近代學人
  • 呂澂
  • 佛學
  • 佛教哲學
  • 中國佛教
  • 佛學研究
  • 佛教文獻
  • 佛教思想
  • 佛學著作
  • 佛學論文
  • 佛教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呂澂先生專力佛學和十年,著作宏富,持論謹嚴,多孤明先發之見。惜十年動亂中,文稿大部散失。劫後尋訪搜集,漸得多數舊稿。承先生囑為編次,計裒輯文稿六十七種及有關文章之附錄二十八篇。草編初具,定名為《呂澂佛學論著選集》。其中同門談壯飛整理的《印度佛學源流略講》、《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及張春波整理的《因明入正理論講解》等文,此前已分彆由上海人民齣版社、中華書局齣版社單行本,遵先生之囑,均收入本集;大部文稿付梓問世。

先生年逾九旬,精神尚好,目錄編次及文章之取捨,仍先生自行選擇審定,全部整理稿則不剋詳閱。或有疏漏、錯誤之處,當由整理者負責。切望萬傢學者不吝賜教。

著者簡介

呂澂是二十世紀中國佛教研究的主要奠基者。他在佛經版本及辨僞、印度原典的研究與翻譯、因明與聲明、戒律、中國佛學、西藏佛學、印度佛教史等方麵取得瞭卓越的成績,呂澂不僅在佛學研究方麵有著極高的造詣和成就,而且對中國近代佛學教育事業、佛學人纔培養以及佛經齣版等方麵做齣瞭不可磨滅的功績。同時,呂澂還是學術和信仰兼備的佛學者,這就使得他的論述在學術史、思想史和信仰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文本價值。

圖書目錄

捲一
《雜阿含經刊定記》
《顯揚聖教論大意》
《論奘譯觀所緣釋論之特徵》
《論莊嚴經論與唯識古學》
《諸傢戒本通論》
《安慧三十唯識釋略抄引言》
《入論十四因過解》
《因輪論圖解》
《集量論釋略抄》
《金剛經三義》
《楞伽如來藏章講義》
《楞伽觀妄義》
《辯中邊論要義》
《起信與楞伽》
《大乘起信論考證》
《楞嚴百偽》
《禪學述原》
《談真如》
《法界釋義》
《佛性義》
《種姓義》
《談院學》
《佛法與世間》
《談『學』與『人之自覺』》
《西藏佛學原論》
捲二
《內院佛學五科講習綱要》
《內院佛學五科講習綱要講記》
《法句經講要》
《阿毗曇心論頌講要》
《能斷金剛般若經講要》
《菩提資糧論頌講要》
《摩訶衍寶嚴經講要》
《辯中邊論講要》
《勝鬘夫人師子吼經講要》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講要》
《清淨毗尼方廣經講要》
《瑜伽菩薩戒本羯磨講要》
《羯磨》
《解脫道論分別定品講要》
《六門教授習定論》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講要》
《大般涅槃經正法分講要》
《入楞伽經講記》
捲三
《百字論釋》
《正覺與齣離》
《緣起與實相(上)》
《緣起與實相(下)》
《觀行與轉依》
《奘淨兩師所傳的五科佛學》
《佛傢辯證法》
《漢藏佛學溝通的第一步》
《試論中國佛學有關心性的基本思想》
《宋刻蜀版藏經》
《契丹大藏經略考》
《金刻藏經》
《福州版藏經》
《思溪版藏經》
《磧砂版藏經》
《元刻普寧寺版藏經》
《拖刻南藏》
《屆璀刻南藏》
《明刻徑山方冊本藏經》
《清刻藏經》
《西藏所傳的因明》
《因明入正理論講解》
《新編漢文大藏經目錄》
捲四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捲五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遥想秋逸先生当年,含章拔萃,蓄德居宗,年及舞勺,即已寝馈台贤,后依止竟师,尚友唐人,搜探梵藏,味道涵真,先贤未觌咸贯情枢,曩哲所遗并包心极,誓志弘抚言旋旧邦,西天真义重现东土。先生于艺文美学、梵藏玄言无不是自力得之,其中学苑榛芜,独辟蹊径,甘苦实备尝之。...  

評分

我原名鐘渭,後改名澂,號秋逸。1896年1月10日生於江蘇丹陽縣。同胞兄弟姐妹七人,我行四。兄弟姊妹對我思想上發生過影響的,只有大兄鳳子。他早進了高等學校,帶給我許多新知識。我之愛好佛學,也由於他傳達在寧所聞楊仁山先生的講說而得到啟發。他本學西洋美術,這也影...  

評分

我原名鐘渭,後改名澂,號秋逸。1896年1月10日生於江蘇丹陽縣。同胞兄弟姐妹七人,我行四。兄弟姊妹對我思想上發生過影響的,只有大兄鳳子。他早進了高等學校,帶給我許多新知識。我之愛好佛學,也由於他傳達在寧所聞楊仁山先生的講說而得到啟發。他本學西洋美術,這也影...  

評分

遥想秋逸先生当年,含章拔萃,蓄德居宗,年及舞勺,即已寝馈台贤,后依止竟师,尚友唐人,搜探梵藏,味道涵真,先贤未觌咸贯情枢,曩哲所遗并包心极,誓志弘抚言旋旧邦,西天真义重现东土。先生于艺文美学、梵藏玄言无不是自力得之,其中学苑榛芜,独辟蹊径,甘苦实备尝之。...  

評分

佛之高妙,不在佛经,不在佛号,不在佛像,不在名相。在其精义,在其精神,在其平实而高远、广大而精微,在其悲,在其寂。佛经三藏,其述若烟,其义如海。我国少大思想家大宗教家,而多念佛放生信徒。自清以来,国民荒聊,有感于此,杨仁山创内学院,欲以勇猛精进、悲智双融之...  

用戶評價

评分

選讀。呂先生功力之深,可能隻有印順導師能比肩。但是內學院對中國佛學存在較大偏見;所有的立足點都在玄奘係唯識學上,難免自障其目。

评分

選讀。呂先生功力之深,可能隻有印順導師能比肩。但是內學院對中國佛學存在較大偏見;所有的立足點都在玄奘係唯識學上,難免自障其目。

评分

屬於寶藏級的佛學論著文集。

评分

做論文時讀過,全校隻有基藏書庫有,蹲在裏麵好幾天抄瞭一堆筆記,總得來說,在佛教教理方麵比湯用彤、方立天等人理解得更深,畢竟是歐陽竟無的學生。

评分

說讀過這個很裝逼,但確實是最受益匪淺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