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保爾(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英籍印度裔作傢。1932年8月17日齣生於中美洲特立尼達和多巴哥。18歲赴牛津大學求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後定居英國。曾任BBC“加勒比之聲”欄目主持人3年。遊走世界各地寫作多年,批判發展中社會的精神和物質的雙重匱乏,語多辛辣詼諧。主要作包括《靈異推拿師》(約翰·盧埃林·裏斯紀念奬),《米格爾大街》(薩莫塞特·毛姆奬),《黑暗之地》,《印度:一個傷痕纍纍的文明》,《自由國度》(1971年布剋奬),《河灣》,《半生》,《魔種》等。1990年獲英國皇室封爵;1993年,成為英國大衛·柯恩文學奬首位獲奬者,該奬旨在錶彰“尚在人世的英國作傢一生的成就”。2001年,因“作品中兼具犀利的敘述與正直的洞察,迫使我們正視那些被壓抑的曆史的存在”,被授予諾貝爾文學奬。
朋友寄给我两本奈保尔的新书《灵异推拿师》和《魔种》,印度风格的纹饰图案,腰封上的几个黑体字格外醒目,“奈保尔的处女作”、“奈保尔的封笔长篇”,摞在桌上倒也好看。《魔种》作为奈保尔的封笔作自然受人关注,但我似乎对《灵异推拿师》更感兴趣,不住摩挲爱不释手,端详...
評分【读品】小西/文 奥尔罕.帕慕克在《伊斯坦布尔》里说,“康拉德、纳博科夫、奈保尔——这些作家都因曾设法在语言、文化、国家、大洲甚至文明之间迁移而为人所知。离乡背井助长了他们的想象力,养分的吸取并非通过根部,而是通过无根性。”总体来说,帕慕克的判断是正确的。对...
評分【读品】小西/文 奥尔罕.帕慕克在《伊斯坦布尔》里说,“康拉德、纳博科夫、奈保尔——这些作家都因曾设法在语言、文化、国家、大洲甚至文明之间迁移而为人所知。离乡背井助长了他们的想象力,养分的吸取并非通过根部,而是通过无根性。”总体来说,帕慕克的判断是正确的。对...
評分在一个治病主要靠按摩师的、巴掌大的小地方——特立尼达,一个大学生横空出世。一个终日炎热、人口稀少、只能种植甘蔗的干旱偏僻却被称为泉水的小村庄,竟见识了现代社会的时髦玩法。 受外来资本社会力量的冲击,当地移民不仅继承了祖先的印度宗教传统,还对书本学识等有很高崇...
評分在一个治病主要靠按摩师的、巴掌大的小地方——特立尼达,一个大学生横空出世。一个终日炎热、人口稀少、只能种植甘蔗的干旱偏僻却被称为泉水的小村庄,竟见识了现代社会的时髦玩法。 受外来资本社会力量的冲击,当地移民不仅继承了祖先的印度宗教传统,还对书本学识等有很高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