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园梦忆

槐园梦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夏出版社
作者:梁实秋
出品人:
页数:312
译者:
出版时间:2002-01
价格:15.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02152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梁实秋
  • 随笔
  • 散文
  • 诗歌
  • 絮絮叨叨的
  • 文学
  • 文化/文学/思想
  • 中国
  • 槐园
  • 梦忆
  • 回忆录
  • 家园
  • 童年
  • 故园
  • 情感
  • 散文
  • 生活
  • 乡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收作者“女人”、“男人”、“孩子”、“时间即生命”、“清华八年”等散文及“荷花池畔”、“秋月”等新诗。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1987.11.3)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

1915年秋考入清华大学。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发表于1921年5月28日《晨报》第7版。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第二年到上海编辑《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同时与张禹九合编《苦茶》杂志。不久任暨南大学教授。

最初他崇尚浪漫主义,发表不少诗作。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时受新人文主义者白壁德影响较深。他的代表性论文《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1926年在《晨报副镌》发表,认为中国新文学存在浪漫主义混乱倾向,主张在理性指引下从普遍的人性出发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杨振声邀请他到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幅刊《文学周刊》。1934年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先后主编过《世界日报》副刊《学文》和《北平晨报》副刊《文艺》。

七七事变,离家独身到后方。1938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到重庆编译馆主持翻译委员会并担任教科书编辑委员会常委,年底开始编辑《中央日报》副刊《平明》。抗战胜利后回北平任师大英语系教授。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后改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后兼系主任,再后又兼文学院长。1961年起专任师大英语研究所教授。1966年退休。

40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是在找不到书可读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这本书。开始读,就放不下了。 被作者的感情所打动,一种平实却又饱含深情的叙述。 他们的爱情故事,他们相濡以沫的生活。 不禁要问,现在还可以有这样的生活? 我们实在没有力气去像他们一样相爱,一样在一起平淡生活了。 我们的爱在嘴里...  

评分

评分

“一几一椅一塌,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写的真好。又想起曾经看到的那段话,具体怎么说的我给忘了,大概意思是一个人再怎么富有,睡觉也只睡那么一小片而已,所以即使他有十六张床,他每天也只能睡在一张床上而已。突然觉得,有那么多张床要去选择今晚的落...  

评分

告诉我 为什么男人总是这样 明明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难忘归难忘 难道我就值七个月的遗忘 便另结新欢 不能忍 无法忍 如何忍 纵是才高八斗 亦是薄凉无魂 痴情当算纳兰 纵是一代词人 后来还是爱上一个江南女子 忘记是谁说一生一代一双人 不要说潘安 苏轼 词最好 词痴情 ...  

评分

“一几一椅一塌,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写的真好。又想起曾经看到的那段话,具体怎么说的我给忘了,大概意思是一个人再怎么富有,睡觉也只睡那么一小片而已,所以即使他有十六张床,他每天也只能睡在一张床上而已。突然觉得,有那么多张床要去选择今晚的落...  

用户评价

评分

梁实秋的作品读了觉得妙趣横生,幽默感很强,暗叹老头子的智慧。

评分

谈生老病死 谈衣食住行 谈人生百味 了无新意

评分

夜雨青灯单人好读书

评分

谈生老病死 谈衣食住行 谈人生百味 了无新意

评分

太好看了 ~ 我真喜欢梁先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